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蜀学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苏洵、苏轼、苏辙

宋代蜀学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苏洵、苏轼、苏辙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蜀学的引领者是苏轼、苏辙兄弟,其开创者是他们的父亲苏洵。父子三人并称“三苏”,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被称为“大小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对《周易》的研究重在辩证思维,而对易学中的性命理论缺乏认识。从中不难看出苏洵为什么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以及苏轼、苏辙二人的不同性格和他对儿子的担心与希望。

宋代蜀学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苏洵、苏轼、苏辙

宋代蜀学的引领者是苏轼苏辙兄弟,其开创者是他们的父亲苏洵。父子三人并称“三苏”,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被称为“大小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山三苏祠编印的《三苏祠楹联选注》中,蔡宗建题曰:“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声名弥宇宙;难兄更难弟,象贤两世,至今俎豆重乡邦。”冯建吾题曰:“其人其德其才,与历史共存不朽,斯为世仰;乃父乃兄乃弟,本家学渊源有自,故尔风高。”

许多人认为三苏的重要地位是在文学上,秦观却不以为然,他在《答傅彬老简》中回答友人说:

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

(一)壮年发奋的苏洵

苏洵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字明允,号老泉;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7岁以前,为“少不喜学”的时期;27至48岁为发奋读书的时期;48岁带着苏轼、苏辙进京应试;到58岁去世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章名震天下的时期。他的文章很为欧阳修所看重,嘉祐元年(1056)欧阳修在读了苏洵的文章后曾经说:“予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洙)、石守道(介),然意常有所未足。今见君(苏洵)之文,予意足矣。”(《邵氏闻见后录》)苏洵善于策论,其文风受《孟子》《荀子》《战国策》的影响颇深。曾巩在《苏明允哀词》中说苏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在欧阳修看来,苏洵的文章超过了前人。欧阳修认为苏洵是“通经学古、屡忠守道之士”,他对苏洵是极为赞赏的,他说:“其议论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机策》二十篇,辞辩宏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荐布衣苏洵状》)

苏洵用“权变”思想来论述《易》《礼》《乐》《诗》《书》《春秋》的形成;朱熹指责苏洵说:“看老苏《六经论》,则是圣人全是以术欺天下也。”(《朱子语类》)苏洵认为,“权变”只是手段,关键在于运用权变的是什么人?“权变”思想是苏氏蜀学的基础,苏洵认为,“圣人之道,有经有权有机”,“夫使圣人而无权,则无以成天下之务;无机,则无以济万世之功”,“有机也,虽恶亦或济;无机也,虽善亦不克。”(《嘉祐集》)蜀学与新学之间的抗衡,正是由于苏洵认为王安石没有权变思想;而与洛学的对立也是由于苏轼认为程颐缺乏权变,与“不近人情”的王安石等同。苏洵对《周易》的研究重在辩证思维,而对易学中的性命理论缺乏认识。

庆历六年(1046),苏洵归蜀奔丧;后举家迁往京师,被朝廷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从嘉祐六年(1061)到治平二年(1065),与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治平三年(1066)因病去世。

(二)蜀学泰斗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县人,生于景祐三年(1036);苏辙字子由,生于宝元二年(1039)。苏轼、苏辙兄弟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但二人的性格却有所不同,正如苏洵在《名二子说》中所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从中不难看出苏洵为什么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以及苏轼、苏辙二人的不同性格和他对儿子的担心与希望。苏轼19岁时,与青神县16岁的王弗结婚,婚后感情甚好,但不幸的是,王弗年仅27岁就病逝了,苏轼为纪念亡妻,曾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以后曾纳数妾,他最喜欢其中一个叫王朝云的女子,苏轼把她视为知己,《梁溪漫志》中有记载说,一天,苏东坡退朝回到家,吃罢饭捂着肚子慢慢行走。他看着身边的侍妾丫鬟,问道:“你们说我这肚子里有什么东西?”一个丫鬟抢先回答说:“里面全是文章。”东坡认为不对。又有一个人说:“满肚子都是见识。”东坡还是认为没有说到点子上。最后,朝云说:“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东坡闻罢捧腹大笑。后来苏轼贬官黄州、岭南期间,朝云一直与苏轼在一起

嘉祐元年(1056),苏轼、苏辙在父亲的带领下进京应试。苏轼兄弟顺利通过举人考试、礼部考试、礼部复试,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苏轼、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欧阳修因苏轼的政治主张以及文风与自己相符,所以很赏识苏轼,他曾经对人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

苏轼的仕宦生涯是非常曲折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服母丧期满,与父亲、弟弟一同赴京时,曾经写过大量的诗章,其中一首《夜泊牛口》说:(www.xing528.com)

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

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

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

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

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苏轼在为官之初也无奈的嘲笑自己,“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宋史·苏轼传》中对苏轼的评价是:“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舟。器识之宏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守,皆志与气所为也。”

(三)苏氏学理

苏辙在学术上受父亲及其兄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宋史·苏辙传》对苏辙的评价是:

苏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王安石初议青苗,辙数语柅之,安石自是不复及此,后非王广廉傅会,则此议息矣……元祐秉政,力斥章(惇)蔡(确),不主调停;及议回河、雇役,与文彦博、司马光异同,西边之谋,又与吕大防、刘挚不合。君子不党,于辙见之。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独其齿爵皆优于兄,意者造物之所赋予,亦有乘除于其间哉!

史论将苏辙性情、学术和政见作了简要评说,又将其兄弟关系作了贴切简述,是对苏氏一门人品、学理的结语。苏氏蜀学受佛、老思想影响,有专门论述经书的言论和专著;与此同时,也十分重视《论语》《孟子》等书。秦观在《淮海集》卷三〇《答傅彬老简问》中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朱熹也充分肯定了二苏在儒学义理方面的造诣,他说:“苏氏之学,上谈性命,下述政理。”又说:“苏氏之学,却成个物事。”苏氏蜀学继承了苏洵的“权变”思想,又大量汲取了佛、老学说;程朱学派与苏氏蜀学敌对的地方就是苏学尚权谋,重人情,有经世之学的特点;并声称三教合一,有明显的佛、老思想痕迹。苏轼在《黄州安国寺记》中,对他“归诚佛僧”的原因是这样说的: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湖州)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初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何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自由自在),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从中不难看出,苏轼贬官黄州后,即“归诚佛僧”,他在黄州闭门思过时,感到一个人若想痛改其过,只有归诚佛僧,通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来彻底解脱自己。

侯外庐先生认为,《老子解》最能代表蜀学融会三教的特点。这一点在该书附题中,苏辙叙述了他在筠州写此书时,与禅僧道全论道时的一段话:“予告之曰:‘子所谈者,予于儒书已得之矣。’全曰:‘此佛法也,儒者何自得之?’……予曰:‘孔子之孙子思,子思之书曰《中庸》,《中庸》之言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盖中者佛性之异名,而和者六度万行之总目也。致中和而天地万物生于其间,此非佛法,何以当之?’全惊喜曰:‘吾初不知也,今而后始知儒、佛一法也。’予笑曰:‘不然,天下固无二道。’……是时予方解《老子》,每出一章,辄以示全,全辄叹曰:‘皆佛说也!’”苏辙认为道学中的“中”就是佛学的“佛性”,他用儒家思想注解《老子》,并自命为“佛说”。

苏学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苏氏众多门人弟子中,以秦观、张耒、黄庭坚晁补之为最有影响,世称“苏门四学士”。元祐八年(1093),苏轼出守定州,“士愿从行者半朝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