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初唐开始,受到蜀学传统熏陶的文学家就从成都及成都周围地区脱颖而出。唐代诗歌的创造者和先驱陈子昂就诞生于成都东部的今射洪县,伟大诗人杜甫在陈子昂逝世六十年后,曾在其故居写诗赞叹说:“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1]这诗将陈子昂直比屈原、司马相如和扬雄,高度颂扬他开一代诗风的光辉业绩。
(一)蜀中的唐诗泰斗
伟大诗仙李白,自幼入川,在成都东北的今江油县青莲乡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蜀中秀丽山水陶冶了他的性情,古典蜀学传统使他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在这样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下,读书、击剑和游历构成了青少年时代李白勤奋、浪漫生活的主要内容。在西蜀生活的时期,李白已显示出“天才英丽,下笔不休”,“可与相如比肩”的博大才华,抒写出了《峨眉山月歌》这样清丽、豪迈的优秀作品。在他《淮南卧病,抒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中,还记挂成都风物故旧:“吴会一浮云,飘然远行客……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病中的李白,特别想念的是成都的历史人物和与他结交多年的朋友。
伟大的诗圣杜甫天宝年间避乱入蜀,先后在成都卜居数年,并在四川不少州县,特别是川东奉节留下了他的大量游踪。杜甫在成都和奉节两地创作诗歌430余首,大约占去他全部诗作的1/3。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写下的大量诗篇,被后人称为草堂诗,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垂范之作。
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適,晚年入蜀,先后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在成都生活六年之久,对成都怀有乡情。他在《人日寄杜二拾遗》中写道: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番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治川平乱之余,还与当时卜居成都草堂的杜甫交谊唱和,完成了他平生最后一批作品(高適离蜀回京不及一年即病逝)。
与高適齐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也是晚年入蜀,任嘉州(今乐山市)刺史,数年后病逝于成都;在川期间,也有不少诗作。因此后人称他为岑嘉州,其诗文作品则被称为《岑嘉州集》。初到犍为视察时,他写了《初至犍为而作》:
山色轩楹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他将自己初到犍为县的感受:昼夜喧哗的滩声,讼事稀少、闲暇无事的衙署,多雨的山城生活,述诸笔端。地近多民族杂居边缘地带,却也让他寝席难安。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晚年曾在三台、成都等地客居数年,写下了不少诗作,佳作《筹笔驿》完成于三台。他有《送崔珏往西川》诗: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www.xing528.com)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这诗以蜀中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开导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让他旅途体念蜀中风物,足见诗人李商隐才识渊博。
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出生于京都长安,自幼随父入蜀,居住成都,直至病逝,始终没有离开四川。著名诗人元稹在《赠薛涛》一诗中,说她“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不仅把她看作成都人,而且将她与卓文君媲美。据说她有诗作《锦江集》五卷,收诗五百余首,后佚散,现仅存诗九十余首。
(二)蜀中的词客骚人
五代时期,四川处于偏安状态,不少文人学士入川居住,成都成为当时文化中心。著名文学家韦庄所作诗词艺术造诣相当高,其作品见于传世的《浣花集》。
著名词人欧阳炯,是成都华阳县人,曾为赵崇祚编《花间集》作序。著名文学家孙光宪,仁寿县人,著作甚多,有传世的《北梦琐言》和词八十余首。传为佳话的两位花蕊夫人均系前后蜀才貌双全的女诗人,都能写诗填词,著名的《花蕊夫人宫词》,据说作者就是前蜀王建的妃子徐氏,她的传奇故事传为佳话。
宋代成都文学十分昌盛,人才辈出。其中,籍隶绵州的欧阳修,成都府南的眉山苏氏家族(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加苏轼之子苏过和苏辙之孙苏籀,合称五苏)、中江三苏(苏易简及其孙子苏舜元、苏舜钦)、阆中陈氏(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弟兄)、蒲江三高(高稼、高定子弟兄及高稼之子高斯得)、魏了翁、成都吕陶、华阳宇文虚中、盐亭的文同、仁寿的韩驹、丹棱的唐庚、新津的任渊等均为一代著名文学家。其中以欧阳修[2]和眉山三苏名气最大,在公认的唐宋八大家中,他们均列名其中,各自占据重要地位。欧阳修被誉为“抚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宋史·欧阳修传》)的大文豪。而苏轼更是独占鳌头,诗、词、文、书、画无一不精,是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文学艺术大师。
除川籍大文豪外,还有宦游入蜀、在成都留下大量不朽之诗文的大文学家黄庭坚、陆游和范成大。
黄庭坚是苏轼门人,其诗作成就与苏轼齐名。论者常以“苏黄”并称。他在诗歌方面创立了著名的江西诗派,又是宋代书法米、蔡、苏、黄四大家之一,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在宜宾居官时,“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宋史·黄庭坚传》)可见他是蜀中学子的一代宗师。其诗、赋皆清奇隽美,看他的《苦竹赋》,那格物致知、推物及人的意念油然而生:
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温润缜密,多啖而不疾人。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饱风烟。食肴以之启道,酒客为之流涎……
陆游是宋代著名爱国诗人,流传至今的诗作有九千余首,是古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多产作家。他在四川生活八年,在成都、蜀州、嘉州、荣州等地任地方官,写下了大量诗篇和游记《入蜀记》,生动反映了当时成都等地的民情风俗。在《成都》诗歌中,他发自肺腑的情感写出成都的风物掌故:“风物繁雄古奥区,十年伧父巧论都。雪藏海客星间石,花识文君酒处垆。”他对西蜀有深厚的感情,“乐其风土,有终焉之志”。后世崇敬他的文章功业,将他与黄庭坚一同供奉杜甫草堂的工部祠,配祀诗圣杜甫,被称颂为“异代升堂宋两贤”。
著名诗人范成大与陆游齐名,同被列为“南宋四家”。在成都任制置使期间,留下了不少诗篇和游记作品。有关蜀守李冰开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离堆行》见地不凡:
残山狠石双虎卧,斧迹鳞皴中凿破。
潭渊油油无敢唾,下有猛龙跧铁锁。
自从分流注石门,西州粳稻如黄云。
……
他肯定李冰创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稻作农业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西州”(指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粳稻如黄云”的丰收景象,是李冰治水的不朽功绩,因而李冰被蜀民尊为“川主”,世世代代立庙祭祀。
上述著名文学家,不论是本籍,还是客籍,都以自己出色的才华和巨大的创造力在蜀中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对成都城市文化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