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之坊“百有二十”
张仪筑城后,少城南部为商业区,汉代因之,又向南扩展。唐代南市范围比汉代扩大,今西较场和宝云庵一带均为市场;又开辟新南市,在今老南门外锦江南岸一带。五代以降,太慈寺前不仅是重要市场,而且是市民游宴之地。
唐代东西二京城坊呈南北对排,形成纵横街衢,整齐划一。成都城坊主要为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并且斜行曲折,错综复杂。这一布局,奠定了近代成都特有的街巷形势的基础。与城市市区日益扩大的同时,街坊的建设也引人注目。南朝李膺《益州记》说:“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碧鸡坊虽见于唐代以前史籍,但记载其盛况的诗文都集中于唐宋时期。杜甫《西郊》诗说: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据此诗判断,碧鸡坊在今东胜街一带。碧鸡坊被南诏劫城时焚毁,宋代重建的碧鸡坊在罗城北郭;王灼《碧鸡漫志·序》:“日日醉踏碧鸡、三井道。”三井道即三井观所在地,可见碧鸡坊与三井观相距不远。宋代碧鸡坊不仅为酒肆闹区,而且有露香亭、红云岛等园林美景。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诗曰:“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可见碧鸡坊又是市民游乐胜地。
(二)城市排水系统的开创(www.xing528.com)
随着成都城市人口增加,街区建设扩大,街坊建筑规范化以后,城市排水系统和街坊下水道的规划和建设就迫在眉睫。见于记载的成都排水系统的建设工程,是在晚唐白敏中担任成都知府的时候提出并实施的。席益《淘渠记》记载:
白敏中尹成都,始疏环街大渠。其余小渠,本起无所考,各随径术,枝分根连,同赴大渠,以流其恶。故事,首春一导渠。岁久令渎,遂懈而壅。大观丁亥冬,益之先人镇蜀,城中积潦满道。戊子春,始讲沟洫之政,居人欣然具畚、锸待其行。部使者议于台,邑子之无识者谤于里。
唐大中七年(853),白敏中任西川节度使时,开始疏浚城市环街大渠,导郫江金水河下游注入解玉溪,成为贯穿成都城市东西的新水道,解决大慈寺以东居民的生活需求。北宋初,王觌知成都府,曾着手开建西北曹波渠经西门而东,分注小渠,但还未普遍受益。因此开春导渠,岁久而壅,无法根治城市排水问题。
据清同治《重修成都县志》,直到大观元年(1107)席旦镇蜀的次年,开始讲求“沟洫之政”,认真研究如何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将大、小沟渠联系起来,形成大小互联、四通八达的排水网络。居民欣然接受劝导,志愿投身开渠排污的劳动。系统排污工程虽然受到上司和部分“无识者”的讥笑,但事实证明成效显著。“既淤泥出渠,农圃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至秋雨连日,民不苦病,士大夫交口称叹,多向之议而谤者。”在如此成功的实效面前,以前持讥笑、诽谤态度的人转而赞叹既成事实。
(三)首开城市街道铺路工程
古代中国城市街道,“惟江浙甓其道,虽中原无有也”。成都城市街道直到南宋才得到整治。此前成都街道“地苦沮洳,夏秋霖潦,人行泥淖中,如履胶漆;既晴,则蹄道辙跡,隐然纵横,颇为往来之患。”绍兴十三年(1143),知成都府张焘“始命甓之”,但“仅二千余丈”,采用砖铺街道实验,效果良好。34年以后,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继续完成这一造福一方的街道铺砖工程,“为竟其役:鸠工命徒,分职授任,程督有方,尺寸有度。费出于官,而不以及民;日廪以食,而人兢力作。未几告成,以丈计者三千三百有六十,用甓二百余万,为钱二千万赢。率一街之首尾立两石以识广狭,凡十有四街。”整个街面改造工程,由官府投资,雇佣民工力作,不多久就竣工收效,共计铺街3360丈,以每丈三米计,共计铺街10080米,完成14条街道的改造。成都街道不再泥泞难行,居民赞叹道:“周道如砥,其尚见于斯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