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守蜀者不治城堞,任其废坏。北宋太宗淳化间(990-994),李顺据成都,宋军攻城略地,大败李顺后,宫城焚毁,危楼破屋,比比相望。张詠守蜀后,拆除了所有旧建筑,重修官署。此后一百余年间,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部分守牧对成都城市建设有不少建树。
据《宋史》,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程戡任益州知州,对成都罗城进行重修,并对城濠加以疏浚,“缮完壁垒,经度沟池”,使旧城恢复了原貌。
南宋建炎元年(1127),成都知府卢法原又对罗城全线进行培修,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周二十五里三百步,费九县市易常平钱八万缗有奇。”
南宋绍兴中,李缪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因成都旧城多有毁圮,“首命修筑,俄大水至,民赖以安。”他对旧城的修葺获得了成功,人们因此得到安宁。
绍兴二十九年(1159),四川制置使、鄱阳人王刚中复修成都罗城城垣,“共4600丈有奇”。南宋冯时行《罗城记》载,这次修建工程主要调动地方兵卒充当劳务大军,“三百卒为党,备糗粮,具畚锸,以受兵司分掌其役”。耗资12万缗,为时一年又六月,“城堞庄严,沟池深阻,气象环合,顿成雄奥。”(www.xing528.com)
乾道中(1165-1173),范成大守蜀,增修马面敌楼,同时修葺了罗城的部分城垣,还对子城废堕部分进行修复。子城工程尚未完成,范成大调京,新任制置使胡元质陆续告竣。
经过宋代守牧多次修建罗城和子城,成都城垣已趋完善。罗城城门也已定型,南门即万里桥门,又名小南门;东门有三:大东门、小东门,朝天门;西门有二:大西门、小西门;北为清远门,亦称北门;西北有洛阳门、章城门;西南有锦官门,亦曰笮桥门。子城门有四:城西为西门,城北为大安门,城南为南门,城东为五门。
上述罗城、子城和皇宫的建设,都是统治者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和防御需求而大兴土木、陆续建成的,反映了成都城市作为封建政治中心的本质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