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城市史:变化中的沿江州城

成都城市史:变化中的沿江州城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州城商业发展中,处于水陆交通枢纽位置的州城在这种变化中显得十分突出。岷江是成都通往长江中下游荆襄、江淮等商贸城市的交通干线,沿江彭山、眉山、嘉定成为重要枢纽城市,下行的蜀麻、茶叶、药材等商品,上行的吴盐、海货。

成都城市史:变化中的沿江州城

宋代四川的州城,虽然仍是地区行政中枢,但城市的商业性、娱乐性日益增强,逐渐改变着城市的基本面貌,经济活动的突飞猛进、相应的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行政职能也在发生变化。绝大部分州城都设立商税务,征收商税。在州城商业发展中,处于水陆交通枢纽位置的州城在这种变化中显得十分突出。

(一)梓州

宋代梓州仍是四川的大都会。太祖乾德三年(965)平蜀,并唐置剑南东西两川为西川路。真宗咸平四年(1001)分置梓州路,州治又是梓州路治所,“南控泸叙,西扼绵茂,江山形胜,水陆之冲,为剑外一都会,与成都相对。”唐代兴起的梓州药市,原为九月一日至八日而散,宋代则增加三日,到十一日而罢。熙宁十年梓州州城商税为5.5万贯,在四川州城的商税收入中,仅次于成都府路的商税收入。故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升梓州为潼川府路,领州十一、军二、县五十一。[4]梓州地当东西两川要道,水陆皆与中原江南畅通无阻。

(二)遂州

地处川中涪江中游,平川沃野,人物富庶,盛产甘蔗和糖霜,是中国最早制作冰糖之地。上游龙州、绵州各县山区,均为药材产地,尤以附子麦冬等,历代产销不衰;绵州更以生丝和丝织品绫、锦等成为远近畅销商品,遂州也自然成为中转口岸。宋人范成大记游诗《遂宁府始见平川,喜成短歌》:

今朝平远见城郭,云是东川军府雄。

原田坦若看掌上,沙路净如行镜中。

芋区粟垄润含雨,楮林竹径凉生风。

将士欢呼马蹄快,康庄直与锦里通。

范成大时任四川制置使,写了不少关心民瘼的田园诗。此次视察遂宁府,将所见农村经济情况融入笔端,可以看到遂宁乡间垦殖、农作物栽种情况,与成都锦里相似。熙宁十年,遂州的商税额达4.8万贯,因其商业发达,北宋和南宋时期,梓州(潼川府)路转运司曾一度设治所于此,主办一路财政事宜。徽宗政和五年(1115)亦由州升为遂宁府。[5]

(三)果州

地处嘉陵江岸,当水陆往来之冲,盛产柑橘、绢帛,每年供应河东、泸南绫绢数十万匹。故“其民喜商贾而怠穑事”。唐武德四年(621)分隆州的南充、相如二县置果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南充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又改果州。[6]其政治地位虽亚于潼川府和遂宁府,经济地位则是“士民所聚则过之”,“繁盛冠东川”,“蜀人唤作小成都”(《舆地纪胜》)。熙宁十年,果州城商税额为3.2万贯,已发展成川北的商业中心。

(四)嘉州

嘉州是岷江进入长江的交汇口岸,宋代成为长江水上贸易的重要城镇。岷江是成都通往长江中下游荆襄、江淮等商贸城市的交通干线,沿江彭山眉山嘉定成为重要枢纽城市,下行的蜀麻、茶叶、药材等商品,上行的吴盐、海货。

(五)利州(www.xing528.com)

地处四川北部交通孔道。陆路北达关陕,南过剑门而入两川,水路沿嘉陵江下行至阆州果州而达夔峡,上行而到兴州、凤州,实为舟车咽喉之地。虽然土地贫瘠,城郭矮小低下,居室简陋,但是仍然发展成剑外一大都会,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利州道上,“岁贡纲运,使命商贾,昼夜相继,庐舍骈接,犬豕纵横,虎豹群盗,悉皆屏迹。”熙宁十年利州城商税额4.3万贯,仅次于成都、梓州、遂州,居四川商税收入第四位。商税的数额,反映了当地商品的销售量,因为商税是按商品的价值或数量来征税的。所以宋代人称利州“为小益,对成都之为大益也”。这足见利州在宋代四川城市中地位的重要。[7]

(六)渝州

随着宋代蜀、巴水上贸易的快速增长,以渝州为代表的巴渝沿江城市比前代有了更大发展。这是长江上游和中下游贸易快速发展促进巴渝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活跃、人口的增加等几个方面造成的结果。

渝州地处长江、嘉陵江汇合处,“二江之商贩,舟楫旁午”。巴蜀城市运往东京汴梁(开封)、江淮和东南临安的货物或官物,都由长江干流或嘉陵江经渝州等沿江城市东下,“商贾之往来,货泉之流行,沿溯而上下者,又不知几”,渝州已成为四川东部的交通枢纽和商业贸易中心之一;合州是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汇之处,农副业都相当发达,又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已发展成为嘉陵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成为商业性城市。北宋早期,在昌州三县各场镇设有38个税务,熙宁十年(1077),因税额过少,省并后仅在县城置务。这表明除县所在之场镇外,其余场镇商业贸易仍然是初步的。有些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场镇市场很少;甚至还有个别空白地区。[8]

【注释】

[1]李敬洵:《四川通史》第3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257页。

[2]谢元鲁:《秦汉隋唐四川盆地经济区的能量与信息交换》,卢华语等主编:《古代长江上游的经济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李敬洵:《四川通史》第3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258-261页。

[4]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5]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页。

[6]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0-241页。

[7]参见贾大全:《四川通史》第4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231页。

[8]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8-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