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为巴蜀经济做出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发四川井盐。他利用巴蜀先民长期食用自然盐泉和含盐岩层积累起来的盐矿地质经验,开凿了四川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在今仁寿、双流境内),为巴蜀揭开了凿井、采卤、制盐的历史。因此,四川盆地“盛有养生之饶焉”。食盐是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四川地下虽然储藏着极其丰富的盐矿资源,但早期四川先民并未掌握凿井采卤的技术,岷江上游的羌人食盐和牲畜用盐的主要来源是露出地表的咸石和自然盐泉。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蜀族居地之一汶山县“地有鹹土,煮以为盐,麡牛羊马,食之皆肥。”蜀族迁居成都平原后,食盐来源短缺,又不知凿井取卤,成为蜀族最初游移不定的原因之一。真正解决成都地区食盐问题的是蜀守李冰。《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有养生之饶焉。”
此段史料中,“识齐水脉”之“齐”,绝非误字,《华阳国志·蜀志》另一段史料可证:定笮县“在郡西……有盐池,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盐。”这个“齐”字,在常璩之后,学者已不能释,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改“齐”为“察”,实误。(www.xing528.com)
《周礼·盐人》云:“盐人,凡齐事,煮盐以待戒令。”郑玄注云:“齐事,和五味之事。”可见,“齐”就是调和、溶解之义,与今日溶剂之“剂”同。“齐水”应是盐卤溶液,即今之所谓“卤水”[5]。释“齐”字后,“李冰识齐水脉”句意义明朗,应是李冰善于探测四川地下盐卤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他主持开凿了“广都盐井诸陂池”,秦广都县在今双流县境。“诸陂池”,早期盐井系人手挖掘,大口浅井形如池泽而位于山丘。广都盐井开凿成功后,成都地区揭开了井盐生产的序幕。成都人民需求的生活用盐,开始有了基本供应,“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