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精神的创业者特质视角
尽管有人指出单纯从特质角度区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存在局限性,但近期的研究却也表明,创业者的特质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研究发现,个体在个性、风险倾向与不确定性容忍、创业效能感、成就动机、认知模式、毅力、激情、控制感等特质因素上的差异,使得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区分开来,这些特征对创业成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创业者区别于非创业者的特征是这一视角关注的理论焦点。对创业者的特质、技能、动机与创业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样发现了创业者个人特征的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两者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并将影响创业绩效。某种意义上,特质论是创业精神构思的基础,但其过于偏重微观层次的个体特征,而忽视了一般层面上创业精神的共性特点。
2. 创业精神的创业胜任力视角
胜任力作为一种与绩效指标存在因果关联的个体综合潜在特征,能够有效区分工作优异者与一般者。创业精神研究借鉴了管理胜任力建模的思路,探求导致创业高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特征,试图将创业精神归结为若干个胜任力维度,并与创业绩效建立关联。Chandler和Hanks率先使用了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将其界定为一种“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Rule和Irwin进一步把创业胜任力定义为“现存公司内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Man等人则认为,创业胜任力不仅仅是指引至高创业绩效的个人特质总和,而且还应从创业过程的视角加以认识。根据这一认识,Man等人将创业胜任力分为机会胜任力、关系胜任力、概念胜任力、组织胜任力、战略胜任力、承诺胜任力六类。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刘帮成等进一步将创业胜任力分为个体和组织层面。前者是指企业家的所有创业胜任特征; 后者则强调组织内的多种因素 (如战略、结构等) 有利于组织整体创业绩效的程度或水平。
3. 创业精神的文化视角(www.xing528.com)
创业精神研究倾向于认为文化是区域创业精神差异的重要影响变量。即将文化看做由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个体主义倾向和男子气概组成的一个四维向量。在创业活动中,这些维度构成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代表了全社会对创业行为 (如风险承担、独立思考等) 的认同程度与普遍倾向。文化与创业精神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群体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如创业者普遍具有较高的权力距离、个体主义倾向和男性气质和较低的不确定性回避倾向; 另一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精神结构存在差异,或者说文化本身就是创业精神的构成维度之一。对比分析发现,文化因素对风险倾向、创新意识、控制感等存在影响,因此创业精神模型在跨文化情景中可能有所差异。这两方面研究均试图在创业文化与创业精神特征之间建立关联,将创业精神的差异解释为文化的差异。
4. 创业精神的社会网络视角
创业的社会网络研究关注创业者如何通过网络关系获得创业所必需的各种机会和资源,以及产生足够的、进行创业的社会激励。企业家在拥有足够的创业动机、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同时还必须能够获取必要的资源,这时社会网络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创业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本、技能等相当部分是通过企业家所拥有的网络资源所实现的。研究指出,网络资源将创业者从社会结构中凸显出来,使其显著地有别于非创业者,并有助于实现创业目标。因此,镶嵌于特定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因为网络强度、远近、结构等的差异,各方面的创业特征也就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创业精神模型的差异,可以部分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得到解释。当前,已经有一些研究将网络关系特征,如团队合作等作为新的维度纳入创业精神的构思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