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学仲先生-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

王学仲先生-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知道王学仲先生的大名,还是从孙伯翔先生那里听到的。孙先生在做自我介绍时说:“我今年四十八岁,我的老师是王学仲先生。”孙先生又说,近年王先生专攻漆书。王先生是北平艺专的学生,可称得上徐悲鸿先生的弟子。天津群众书法的开展,王先生是功不可没的。我第一次见到王学仲先生,是在一九八四年的冬天。范曾先生到南开大学创办东方艺术系之后,聘请王学仲先生为教授。

王学仲先生-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

最早知道王学仲先生的大名,还是从孙伯翔先生那里听到的。大概是一九八一年的秋天,我报名参加了第二工人文化宫举办的书法学习班,主讲老师就是孙伯翔先生。孙先生在做自我介绍时说:“我今年四十八岁,我的老师是王学仲先生。”孙先生又说,近年王先生专攻漆书。有一次上课,孙先生带了四瓶黑油漆,是为王先生代买的。但我终究没有见过王学仲先生的漆书作品。

王先生是北平艺专的学生,可称得上徐悲鸿先生的弟子。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曾由家人带着拜见过徐悲鸿先生。徐先生为他的书法作品写过一段题跋,称他“禀赋超群”。这段题跋,王先生一直珍藏着,在许多场合都向人们展示过。许多有关王先生的文章中也都引述过这段话。

王先生大学毕业后即到天津大学建筑系任教。由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王先生很不适应,而又无处诉说。有时夜里睡不着觉,便独自来到南开大学的马蹄湖畔,静听湖中的蛙鸣。后来,他在第一工人文化宫为书法爱好者讲课,培养了许多学生。天津群众书法的开展,王先生是功不可没的。

八十年代初期,王先生被日本筑波大学聘为艺术学客座教授,几次东渡扶桑讲学,在日本出版了书画诗文集,举办了个人的书画展览。从此,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我第一次见到王学仲先生,是在一九八四年的冬天。那时,南开大学书法社非常活跃,经常聘请一些书法家讲课和示范。王先生对书法社的活动很热心,每隔半年就到南开为学生们讲一次课。王先生个头不高,眼睛不大,身材也比较瘦,从外表看,绝对想象不到他是一个内心高傲,在艺术上敢于大胆探索的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谦虚在外狂在内”,他自号“夜泊”,写成草书像是“狂泊”。他好像并不健谈,那天讲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他随身带着一个小袋子,里面有徐悲鸿先生的那段题跋和他新创作的一副隶书对联,词句是“木落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作者与王学仲先生合影

数学系的魏立刚是书法社的社长,我是他的“后任”。在他“卸任”前,带我去王先生家拜访过两次。第一次去的时候,王先生正在书房的里间作画,他在外屋接待了我们。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先生的书多,整整一面墙的书柜,一直到了屋顶。墙上的镜框内镶着一幅李苦禅先生画的鹰,还有郑诵先先生写的一副对联。整个房间有一种浓郁的艺术和学术氛围。第二次拜访王先生,他和老伴儿正在看电视剧《三家巷》,招呼我们一块儿看,我们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有意思,就告辞了。(www.xing528.com)

与王学仲先生(右三)、孙伯翔先生(右二)等在黾园合影,右一为作者

一九八五年春天,王先生出面,请河北大学黄绮教授来天津大学举办书法讲座。在笔会上,王先生挥毫写下了一个“鹰”字,但刚写完,他就团掉了,说这应该是最后一个字。我赶快捡了起来,夹在一本书中,算是得到了王先生的一点墨宝

魏立刚毕业前,将南开大学书法社更名为“南开书苑”,意在效仿“西泠印社”,王先生题写了“苑”名,魏立刚自己刻成了一块很大的匾,挂出来很是气派。王先生也给书苑写过字,是一幅四尺整张的草书,魏立刚把它交给了我,我在毕业前又转交给了“后任”欧阳长桥。

范曾先生到南开大学创办东方艺术系之后,聘请王学仲先生为教授。一九八六年冬天,东方艺术系主办“东方艺术系列讲座”,王先生讲座的题目是“书法漫谈”,那天,小礼堂来了很多人,王先生只是讲了一些书法方面的见闻。讲完后,他当场写了“青年立志,振兴中华”八个隶书大字。大概他不习惯站着像题壁似的那样写字,因此这八个字并没有安排好,他自己也不太满意,但又不好当众撕掉,于是又写了一幅草书,让同学们开了眼界,对王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天气好的时候,我经常看见王先生骑一辆旧自行车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转悠,见面后王先生总是很客气,说:“有空到家里去玩吧!”但我生性不爱串门,直到毕业,也没有再去拜访王先生。

1995年7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