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官办的学府、私立的书院较多。据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宋仁宗时初立州学,青州为最。天圣九年(1031年)春,诏示各州,以青州为榜样,大力办学。赐青州为旌贤之乡,广以造士。”此后,元在青州设益都路府学,明、清在青州设有府学、县学两级。
青州府学。旧址在今偶园街中段西侧,俗称府文庙。整个建筑为圣庙与学校合一的结构。据《青州市志》记载:“府学,明设教授1人,训导4人。凡教事,教授掌之,训导佐之。”府学生分三等:一等为廪善生(官府发生活费)40名,二等为增广生(自费)40名,三等称附学生,无定额。学习内容为“四书”、“五经”等。学费靠学田出租。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共有学田762亩,年收租银60两。因此,明清两代青州人才辈出。每次科举考试,青州都名列榜首。府文庙的大部分建筑一直保留至解放初期,1952年建人民广场时方被拆除。
益都县学。明洪武十年(1377年),由知县黄正德迁建城东北隅海防同知署左,俗称县文庙。县学规制同府学,设教谕1人、训导2人,凡教事皆由教谕掌管,训导辅佐之。县儒学的生员定额有:廪膳生20人,增广生20人,附学生无常额。学习内容为“四书”、“五经”等。历朝历代对文庙都有重修。解放后,部分建筑尚存,20世纪50年代末,残存之建筑彻底拆除,其遗址并入青州宾馆。
当官学远远不能满足民间教育需求时,私立的书院多了起来。学院制度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已成为我国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构,以私人创办为主。书院中一般藏有许多图书,且多为教学与学术研讨相结合。明清时期,书院为读书人互相研究、讨论问题,增强学术交往的场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改书院为学堂,书院遂告结束。
青州境内自宋代的矮松园(即松林书院)始,先后设有白龙洞、凝道、崇义、云门、张公、汪公、宏远、容保、旌贤、海岱等十余所书院。影响较大的有松林书院、云门书院、旌贤书院、海岱书院等。
松林书院。在今青州一中院内。宋代称矮松园,是名相王曾幼年读书处。书院内遍植松柏,幽雅肃穆,“书院松涛”成为著名景观。松林书院的布局,按照我国古代建筑的审美标准,以南北为中轴,呈左右对称的配列式建筑。大门坐落于松林院街,坐北朝南。石砌台阶,拱形门洞,配左右耳房。二门为重花门,大门至二门长方形院内,有十字形交叉甬道,通向东西两个跨院,前院正房是前讲堂,后院正房是后讲堂。前、后讲堂前均筑有石条砌边青砖铺面的台墀,配有前廊和东西厢房。后讲堂西山墙外筑有王曾读书台,为纪念王曾所建。松林书院培养了许多知名人士,除王曾外,还有兵部尚书陈经、名儒陈梦鹤、进士赵执信等名士。
云门书院。旧址在原青州二中,明代万历年间由布政使司公署改建而成。改建后的书院,重门叠院,堂舍整齐,面对云门山色,故名云门书院。清顺治、康熙年间,又进行过大规模整修,更为恢弘。雍正年间,为主持考试的学使安临之处,书院停办,改作考场,名为“青州考院”。
旌贤书院。这是益都县官办的第一所书院,院址在今中所营街。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知县张承燮筹资兴建,因北宋仁宗皇帝曾赐名王曾故里为旌贤乡,故名旌贤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益都知县李祖年将旌贤书院改建为青州府官立中等蚕桑实业学堂。1914年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www.xing528.com)
海岱书院。旧址位于西店村北端,原名“哈公怡园”,原为驻防旗城哈副都统修养闲居之地,俗名“倭家花园”,1889年改建为书院,学生以满族子弟为主,也接受汉族官家子弟。该书院办学认真,培养了大批满族人才。
1901年,清光绪朝廷被迫进行“变法维新”,诏令改书院为学堂,松林书院改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云门书院改为青州府师范学堂。
●元益都路府学铜铎
高80厘米,口径60厘米,三级文物
●云门书院
潍坊市文物保护单位
●县学门前的石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