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自古就有崇尚勇武的传统,历代名将辈出,特别是到明代,在倭寇入侵中国和朝鲜的时候,青州涌现出了抗倭名将石茂华和邢玠。
石茂华,字君采,号毅庵,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入仕后,他处理诉讼公正明断,筑堤黄河防御灾害。他任扬州知州时,排除严嵩义子赵文华的干扰,打退了进犯扬州的倭寇。万历元年(1573年)升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期间,数次平定内乱,受朝廷嘉奖。后升任兵部尚书,掌南京都察院事。在巡察陕西、甘肃时,正值这里大饥荒,石茂华奏准朝廷,免除徭赋,开仓赈济,因积劳成疾,呕血身亡。朝廷赠其太子太保,谥恭襄。旧志说他“在官四十余年,家资不称其官”。
另一位著名的抗倭英雄是邢玠。邢玠,字搢伯,亦字昆田,生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九月二十七日。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5岁的邢玠以童试异等进入府学。由于敏而好学,博闻强记,四书五经理义精通,数试异等,是学童中的佼佼者。
第二年,邢玠的父亲溘然长逝。去世前,他握住邢玠的手说:“吾素以义概为闾里先,庶几寸树,以佐公家之用,今已矣。汝他日在事,殉国捐躯,勿忘吾言。”又说:“处世惟乐善为最。与人交,宁负亏,勿亏人。”(见青州市博物馆藏《明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西冈邢公暨配累封一品太夫人郑氏合葬墓志铭》)父亲的临终嘱托成了邢玠一生做人的座右铭。
晨耕暮读,历尽艰辛,邢玠比常人更加倍努力。经过十年寒窗,于隆庆元年(1567年)参加丁卯乡试,考中举人。于隆庆五年(1571年)参加辛未会试,考中二甲进士后,被授予密云县令。
由于积极推行张居正的万历新政,使密云县得到大治。在考核中,邢玠被皇上定为廉能勤政官员。万历三年(1575年),邢玠由密云县令晋升为都察院浙江道御史,巡按甘肃。从此,在甘肃、陕西、山西等三边重镇历任近20年,逐步走上了文官治兵之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八月,邢玠升为南京兵部右侍郎。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朝鲜国王向明政府求救。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明朝廷任命邢玠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理粮道经略御倭,全面负责援朝战争。
这年,邢玠的母亲已是近80岁高龄,对临出征的邢玠说:“吾妇人不知兵,安知海外事?第忆而父以一布衣,目慑大猾,身尝臣冠,尝思赴国家之急。吾以未亡人携藐诸孤,百难间关,卒以成立。天下事,亦在人为之耳。且而忘而父属纩之言乎!勿念我,我多备牛酒,待而饮,至时觞而久之。”(见《邢玠父母墓志铭》)
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士气,邢玠一到朝鲜就态度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坚决抗日的立场:“公既至军中,标剑登坛乃誓曰,必破倭,有死无二。”从而迅速稳定了朝鲜战场的形势。
随后,邢玠积极筹备兵力,增备水军、加强防御、完善后勤。他高居战略指挥中枢,通过合理调度,多方配合,建立起多兵种配合、进攻灵活、防御完备的战略机制,逐步掌握了战争主动权。露梁大捷宣告历时7年的抗倭战争彻底胜利,日本侵朝战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明神宗实录》记载,邢玠东征抗倭成功,皇帝嘉奖邢玠:“论功加太子太保,荫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朝鲜为生立祠像,标铜柱釜山。”《明史》亦称:“东洋之捷,万世之功。”
万历四十年(1612年)二月十五日,邢玠去世,享年73岁。皇帝下诏赐少保兼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书邢玠祭葬如例,首辅大臣叶向高为邢玠撰写了《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昆田邢公墓志铭》。
●邢玠战功图一(www.xing528.com)
三级文物
●邢玠战功图二
三级文物
●邢玠早年画像
二级文物
●邢玠晚年画像
二级文物
●邢玠、王夫人画像
二级文物
●邢玠残墓志铭
●邢玠父母墓志志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