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窑湾乡志:栏粪肥的传统备肥方式与打锣鼓助劳动生产

窑湾乡志:栏粪肥的传统备肥方式与打锣鼓助劳动生产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栏粪富含氮、磷、钾肥,而且肥效好、持续时间特长,为窑湾乡各村农家肥传统的备肥方式。薅草锣鼓旧时的窑湾乡,中、富农以上田地面积较大的农户,为赶季节请工或请乡邻互相薅草,均有雇人打锣鼓、唱锣鼓山歌以助兴和促进劳动生产效率的习俗,有“一锣一鼓催三工”之说,也有讲排场之意。打锣鼓各有花样、讲究不一,有开场锣鼓,即锣鼓家业一响催劳作人员下田到位,正式开工。

窑湾乡志:栏粪肥的传统备肥方式与打锣鼓助劳动生产

农家肥 窑湾乡农家肥主要有“烧火粪”和“沤栏肥”“沼气肥”。烧火粪一般程序是“砍渣子”“抔粪土”,经过翻晒,逐层整齐铺放渣子、禾秆及柯枝,将翻晒的粪土的松松堆放其上,后点燃柯枝农田禾秆,让其熏烧。这种火粪,能帮助冻土活化、升温,闷死土中的害虫,且草木灰烬富含磷钾肥,有互补肥效作用。因使用化肥环境保护问题,烧火粪的方式革除。沤栏肥,是将砍割的草、农田禾秆填入牲畜栏中,任其践踏,与粪便发酵、酿沤成肥,播种前撒播填埋在田里。也有将烧火粪铺在栏中猪粪上,使猪栏保持干燥、任其践踏,这种沤栏肥也叫“脚粪”。栏粪富含氮、磷、钾肥,而且肥效好、持续时间特长,为窑湾乡各村农家肥传统的备肥方式。20世纪90年代饲养方式的改变和沼气池的普遍推广,猪粪在化粪池处理后称为“猪尿子”,在沼气池处理后称之为“沼气肥”。

耕田耙田 在旱田里的劳作方式有耕田、耙田、打沟、捞边沟,耕田由一人握住犁手,将犁鑵头尖插入土中,前用牛作动力,套上额头和纤绳往前用力拉,泥土在鑵头鼻铒的作用下将泥土表层向下翻扑在田间。耙田是用两条耙方置着两路交错的铁制耙齿,然后前用牛横拉耙方,将翻耕扑放在田间的土块在耙方和耙齿的压划作用下导致田间平整和土块细粒。

喝栽秧酒 水稻一度为窑湾乡主要作物。分田到户后,为抢季节完成栽秧,于是亲朋好友及近邻相互换工,互帮互助突击栽秧,即为喝栽秧酒。(www.xing528.com)

吃新米饭 为表达庆丰收的喜悦,也有答谢亲朋邻里相帮的情意,窑湾农家在收割稻谷之后,有邀请亲朋邻里吃新米饭的习俗。各户在吃第一顿新米饭的时候,必须先盛一碗祭神,以示不忘天赐年景,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吃新米饭对饭菜没有特殊的讲究,年景好则饭菜丰,年景不好则饭菜一般,客人不会计较饭菜的好坏。

薅草锣鼓 旧时的窑湾乡,中、富农以上田地面积较大的农户(包括自营农),为赶季节请工或请乡邻互相薅草,均有雇人打锣鼓、唱锣鼓山歌以助兴和促进劳动生产效率的习俗,有“一锣一鼓催三工”之说,也有讲排场之意。视田间劳作人数多少,有“单锣鼓”(一锣一鼓)或者“四样锣鼓”(有锣、鼓、钹与马锣四样)之分。人民公社化时期,集体薅草锣鼓也曾盛行一时,一度发展到大锣鼓。砍柴割茅草,栽秧割谷,割麦子,一般集中大型的劳作活动,都可以采取这种打锣鼓助兴的形式。打锣鼓各有花样、讲究不一,有开场锣鼓,即锣鼓家业一响催劳作人员下田到位,正式开工。一般四样家业有“两声子”,即边打边唱,打鼓者主唱四人合,还有“五句子”和“夜叉花”放工锣鼓,田间劳作人员兴致所至也会参与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