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窑湾乡残疾人联合会: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68人次参加专家培训

窑湾乡残疾人联合会: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68人次参加专家培训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机构1996年窑湾乡残疾人联合会成立,窑湾乡残联工作机构与乡民政办公室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2011年度,窑湾乡被宜昌市残疾人联合会评为“全市残疾人人就业乡(镇)”称号。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自窑湾乡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以来,全乡有68人次残疾人及残疾人的家属参加市柑橘研究所专家讲授柑橘种植技术的培训。

(一)机构

1996年窑湾乡残疾人联合会成立,窑湾乡残联工作机构与乡民政办公室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

2011年度,窑湾乡被宜昌市残疾人联合会评为“全市残疾人人就业乡(镇)”称号。

表12-6 1996—2017年窑湾乡残联主席、副主席、理事长一览表

(二)残联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实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计划、规划、政策和措施,落实各项优惠残疾人的政策和规定,发展和管理残疾人事业。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宣传残疾人事业,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弘扬人道主义,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团结教育残疾人遵纪守法,履行应尽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职业培训、文化、体育、用品用具供应、福利保障、无障碍建设、残疾预防、社会募捐和社会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做好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对外交流。认真组织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等活动,组织好“结对帮扶助残”以及适合本地特点的助残活动,发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帮、包、带、扶”活动,促进扶残解困工作走向社会化。准确调查、掌握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建档立卡。承担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搞好综合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指导各村残协开展工作。完成党委、政府和上级残联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残疾人普查及补助

至2016年12月31日,全乡办理各类证件的残疾人员258人,其中按性别分:男性残疾人143人、女性残疾人113人。按类别分:肢体残132人、视力残48人、言语残5人、听力残27人、精神残24人、智力残22人。按年龄分:4~16岁少年儿童8人、18~59就业年段的男性残疾人71人、18~54岁就业年段的女性残疾人27人、60周岁以上老年男性残疾人72人、55周岁以上老年女性残疾人86人。按等级分:一二级重度残疾人75人、三四级残疾人182人。在残疾人中,享受低保的残疾人有52人。同时对全乡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进行数据录入、更新调查并验收合格,完成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就业状况数据完整性分析,补充信息录入工作。

乡重度残疾人年享受“阳光计划”居家托养,享受省残联补贴10人,市残联补贴10人,标准每人每年600元。乡残联对18名精神病患者每年均进行免费服药救助,标准每人每年500 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湖北省特困补助,标准每人每年600元,全乡有350人次享受补助。对全乡下肢残疾的238人,每人每年提供260元的交通燃料补助。一级视力、下肢残疾人和其他低保残疾人48人享受免费乘车。

(三)残疾人培训就业

2016年年底,全乡有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97人,其中有就业能力的55 人,按比例就业残疾人2人,个体就业残疾人21人,公益性就业残疾人6人,居家就业残疾人1人,农村种植就业残疾人25人。(www.xing528.com)

自窑湾乡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以来,全乡有68人次残疾人及残疾人的家属参加市柑橘研究所专家讲授柑橘种植技术的培训。根据他们的柑橘生长的实际情况,在培训的同时,为他们扶持农具、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支持他们发展生产,累计为农村残疾人扶持各类资金和物资达10万余元,为6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每人提供创业资金3000 元。和乡劳动保障机构联系,为残疾人谢剑雄联系免费电脑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有关单位和他签订意向就业合同。窑湾乡通过劳动就业培训和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的形式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全乡安置20名残疾人就业,乡政府认真执行市政府《关于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文件精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使全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以上。东山村、后坪村分别在2006年和2016年将困难残疾人安排到村企业和居民小区从事保洁工作,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到2017年年底,全乡残疾人工作安排、生活保障等有关社会性问题基本上得到落实,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有就业目标。

(四)助残解困

窑湾乡残联组织开展每年全国助残日活动,制定“全国助残日”的活动方案,乡属各村、场、所残协以每年的“全国助残日”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助残活动。

1998年第8个全国助残日,以“扶贫解困”为主题。窑湾乡残联分别在各村召集残疾人开座谈会,与残疾人进行交流,了解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发给米、油慰问品。

2001年第11个全国助残日,以“宣传贯彻保障法,携手迈入新世纪”为主题。窑湾乡党委书记胡方池、乡残联主席董梅到各村各单位走访慰问残疾人及其家属,并要求各村干部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等活动为契机,在全乡范围内开展适合本地特点的助残活动,发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帮、包、带、扶”活动,促进扶残解困工作走向社会化。

2007年第17个全国助残日,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在全乡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乡残联及各村干部一道走访、登记残疾人失业家庭42户,登记失业残疾人员48人,得到帮助的失业残疾人12人,解决残疾人就业8人。

2009年第19个全国助残日,以“关爱残疾人,发展特殊教育”为主题。窑湾乡残联帮扶1 名被大学录取的贫困残疾人子女,帮扶资金3000 元。帮扶“三峡之春助学”高中残疾学生1名,帮扶资金1000元。为残疾青年郑美玲争取残疾人“双百”工程帮扶资金5000元。

2011年第21个全国助残日,以“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主题。窑湾乡残联和茶庵村残协出资5000元,联合云集街办在茶庵村开展窑湾乡首届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窑湾乡茶庵村老年艺术团的队员们进行精彩的舞蹈表演。赛场上70 多位残疾人运动员通过4 个小时的紧张比赛,完成夹珠珠球、跳棋、吹爆气球、套环、踢毽子、顶气球、吸乒乓球、端乒乓球行走等8个项目。活动结束后,乡政府副乡长、残联主席陈林及宜昌市残联孙万清理事长等领导为参赛的运动员们颁发奖品。

2013年,对全乡74名符合困难残疾人条件的,乡残联以每年每月50元给予生活补贴,为72名重度残疾人申报每人每月100元的护理补贴。为刘祖玉等25名肢体残疾人发放轮椅、拐杖、坐厕椅等残疾人生活用品。从2005年起,窑湾乡残联每年轮选10名贫困残疾人在“圆梦活动”中分别获赠米油、保暖衣、棉被等物资。

2015年第25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乡政府在各村、单位开展走访慰问,拿出1.04万元慰问金,走访52名困难残疾人,向残疾人及家属宣传残疾人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

第三次残联代表会以来,投入资金达10 万余元,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368人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