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传统主导产业以种植粮、棉、油为主的种植业。1958年开始,园艺场发展多种经济。1960年后开始发展柑橘产业。撒区并社后,窑湾经济发展坚持以粮、菜、果多种经济发展方针,开始发展部分社办企业和队办企业,以综合性经济结构为主。1984年后,发展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快速增加,近郊坚持“以菜为主,全面发展,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生产方针,农村改粮棉油为种菜种果和水产养殖,保证城市副食品供应。乡域形成果、菜为主的种植业,畜禽、鲜鱼、蛋奶为主的养殖业,以加工服务业为主的乡村企业等多种经济结构。1995年,乡党委政府提出“企超农、养超种”的发展目标,企业收入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奋斗目标,逐步地向市场经济发展过渡。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06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00万元,人均纯收入2010元。2000年,宜昌市城区扩展,窑湾行政区域逐步划减,部分农村劳动力失业,企业职工下岗,劳动力开始谋求新的就业门路,民营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给窑湾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988—2004年,窑湾乡统计从单纯的农业生产统计发展为社会各项事业的综合性统计,履行调查、监管、服务职能的乡统计站行政上属于乡政府领导,业务上属于西陵区统计局领导和指导。历史上机构几经合并,2001年,与经管站、审计站合并成窑湾乡经审站。2004年8月,乡经审站合并到乡财政所管理,取消统计站,配备专职统计工作人员。
1975年窑湾公社工商管理所成立,业务上属于宜昌市工商管理局管理,行政方面属于公社革委会管理。1975—1983年,工商所负责乡域内个体经营者和集体企业注册登记、核照工作。管理企业及工商户的开业、歇业、合并、转产、迁移、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市场管理,保持市场稳定。(www.xing528.com)
1978年窑湾公社农村经营管理站成立,行使农村经营管理职能。1984年,乡政府设立专门统计助理,负责农村统计工作。1990—2017年,经营管理站落实土地二轮承包工作,签订二轮土地延包合同,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开展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农民负担卡发卡到户率100%。1999年成立乡合作基金会接管中心,开展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工作,平稳地化解全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风险。
20世纪70年代初,窑湾乡无专门的土地、规划管理部门。1975年后相继成立移民搬迁办公室、窑湾公社征用土地办公室、窑湾乡土地管理站、窑湾乡土地管理所,管理全公社、乡土地工作。1970—2016年,窑湾土地管理部门为“三三〇”工程兴建,征用窑湾土地654公顷,其他国家建设的181个单位在窑湾征用土地267公顷,妥善安置搬迁移民1526户6816人。1985年进行全国第一次城镇房屋普查工作。1991—2003年编制乡村总体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及基层村级建设规划。2017年,在专项拆违管理中全乡查处违建162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