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进行时:卢多逊的惊人智慧和升迁之路

宋朝进行时:卢多逊的惊人智慧和升迁之路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卢多逊的人生并没有在父亲预设的轨道上前行。由于提前预知了“考试范围”,每次等赵匡胤问起来,卢多逊总能对答如流。此后,卢多逊数次加官,并三次出任权知贡举,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到开宝四年,经过十余年奋斗,卢多逊已官至翰林学士,在宋朝官场初露头角。日复一日,赵光义和卢多逊坚持不懈,“毁”人不倦,赵匡胤对赵普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宋朝进行时:卢多逊的惊人智慧和升迁之路

卢多逊,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卢多逊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担任过县令,父亲卢亿曾在后周朝廷做官,可以说,他出身于一个中小官吏世家。

后周显德初年,卢多逊中了进士,由于书读得多,文章写得好,先后担任了秘书郎、集贤校理、左拾遗、集贤殿修撰等官职。宋朝建隆三年,卢多逊兼任知制诰,从官职看,他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和文字打交道,虽然清苦,倒也与世无争。

卢多逊的父亲卢亿是个非常低调的人,对名利看得很淡,在卢多逊担任知制诰后,为了避嫌,他主动辞去了自己的官职。给儿子取名为“多逊”,也体现了他恬淡的性格。

可是,卢多逊的人生并没有在父亲预设的轨道上前行。

宋朝初建时,卢多逊和很多读书人一样,对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充满想象。他不想每天青灯黄卷相伴,让自己的学问仅仅变成毫无生趣的文字。他想在这个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想获得远超过父辈的地位和荣耀。

虽然没什么过硬的背景,但卢多逊还是用尽自己的智慧去搏击官场,寻找改变命运的突破口。

开宝元年,卢多逊被任命为史馆修撰、判馆事,这本是一个清汤寡水的职位,和权力、仕途之类的字眼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告诉我们,所谓机会,除了老天偶尔免费赠送以外,自己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由于工作关系,卢多逊发现赵匡胤平时喜欢翻翻书,抽空会从史馆取几本书看看。每次赵匡胤取完书,卢多逊就赶紧打听赵匡胤最近看了什么书,知道书目以后,就拿出了高中生高考的架势,连夜挑灯苦读,直到记得滚瓜烂熟。

由于提前预知了“考试范围”,每次等赵匡胤问起来,卢多逊总能对答如流。久而久之,赵匡胤开始关注这个聪慧的书生

此后,卢多逊数次加官,并三次出任权知贡举,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到开宝四年,经过十余年奋斗,卢多逊已官至翰林学士,在宋朝官场初露头角。

观察猜测皇帝的心思,并不失时机地迎合,是卢多逊几年官场生活总结出的经验。在仕途竞争的第一站,他尝到了甜头,激发了更大的野心和欲望。

卢多逊把目光放在了一个封建官吏所能企及的最高位置——宰相,甚至连赵普也不放在眼里。

论学识,我二十岁便中了进士,而你只是个没有功名的小吏;论权谋心机,我丝毫不输于你。我更年轻,更有政治天赋,凭什么我只能在你身后束手而立,凭什么你长期占据高位?我完全可以比你做得更好!总有一天,我要取而代之!

卢多逊希望能够扳倒赵普,而他的手法要比雷德骧高明得多。

身为翰林学士,卢多逊经常有机会接近皇帝,利用这种便利,他奏事的时候总是“不经意”地说起赵普的过失,不失时机地讲些坏话,一点一滴地侵蚀着赵匡胤对赵普的信任。

要特别说明的是,卢多逊虽然很讨厌赵普,但他也没有依附赵光义,只是因为他们需要共同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才暂时形成了利益同盟

日复一日,赵光义和卢多逊坚持不懈,“毁”人不倦,赵匡胤对赵普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从表面上看,赵普依然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他的神经已被表象麻痹了,尽管危险在一点点靠近,却没有丝毫察觉。

赵普越来越专断,后来,他干脆在政事堂里放了两个大瓮,下面送过来的文件,只要轻瞄一眼,凡是他不想办的,统统直接扔进里面当柴烧,连后期处理工序都省了。

然而,狂妄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开宝四年,狂妄的赵普露出了第一个破绽。

一天,赵匡胤突然到赵普家串门,赵普连忙出来迎接。

赵匡胤经常到赵普家串门,可这次和往常不同,他隐约感到赵普有点慌张,表情极不自然。他也没有太在意,继续和赵普边聊边往里面走。

经过房堂前的走廊时,赵匡胤偶然瞥见墙边整齐地堆放着一排瓶子,粗看上去,瓶子做工考究,外表鲜丽,想必不是寻常东西。他有点好奇,就笑着问赵普这是什么东西。

赵匡胤不经意地一问,却让赵普惶恐不安。稍微迟疑之后,赵普只好如实告诉赵匡胤,那是吴越君主钱俶派人送来的礼物,估计都是些海产品。

吴越地处江浙一带,给宋朝宰相送来一点土特产,似乎也不是问题。

赵匡胤偏偏来了兴致,打趣说道:“那里送来的海产品,想必不错,要不打开来看看?”

赵普只得硬着头皮命人打开瓶子。

瓶盖一掀开,刺眼的金色顿时映满了房间,里面放着满满的瓜子金(形状像瓜子一样的金粒),而且十个瓶子里面都是如此。至于海产品,别说螃蟹、鱼虾,连条海带都没看到。

赵普惊恐万状,连忙磕头谢罪,并解释说这些东西是钱俶刚送来的,书信也没来得及拆,实在不知道怎么回事。

看着满屋子的瓜子金,再看看惊慌失措的赵普,赵匡胤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描淡写地扔下了一句话。

“收下也没问题,他(钱俶)以为国家大事,都由你们这些书生决定呢。”

赵普心中一惊,他明白,赵匡胤的潜台词就是:别干几年宰相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我可以给予你一切,也可以让你失去一切,大权始终在我手里!

“瓜子金”事件给赵普带来沉重打击。事实证明,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受贿问题。(www.xing528.com)

赵普在经济上向来不清白,赵匡胤早有耳闻,如果是普通的以权谋私,别说十瓶瓜子金,再多点赵匡胤也不会在意。

问题是送礼者的身份太特殊。

当时正值宋朝陆续吞并各个割据政权,吴越也感受到很大压力。钱俶向赵普送重礼,无非是希望赵普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保证宋朝不把矛头指向吴越。

赵普收取吴越贿赂的行为,让赵匡胤对赵普出谋划策的客观性产生了怀疑。要知道,更早的时候,南唐也曾向赵普重金行贿,当时赵普如实上交了贿赂。

前后对比,赵匡胤明显感到,赵普长期高居相位,专权独断已经发展到极其严重的程度,甚至连外邦都只认宰相府,而不知有朝廷。

很显然,无论君臣关系如何,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允许别人分享自己的权力。这是集权体制的天然属性,与人物本身无关。

遗憾的是,赵普却不幸忘记了这一点,并接着犯下了更大的错误

开宝五年九月,赵普为儿子赵承宗张罗了一门婚事。赵匡胤知道后,表面上仍没说什么,心里却异常愤怒。

赵匡胤很愤怒,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干涉他人婚姻自由

原因在于,赵承宗娶的是李崇矩的女儿。李崇矩,时任枢密使

前面说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宰相和枢密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和军权,这是宋朝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旨在更好地实现分权制衡,确保皇权至上。

现在宰相赵普和枢密使李崇矩结为了亲家,难怪赵匡胤心中愤怒。

不久,赵匡胤就找了个借口,罢免了李崇矩的枢密使职务,还将他降职处理,同时轮换了政事堂的一大批办公人员,把跟随赵普多年的亲信统统下放任职,狠狠敲打了赵普一下。

从此,赵普在赵匡胤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当上宰相的第九个年头,他的地位开始面临最大的威胁。

赵普受到的宠信日益衰减,他的对手却越战越勇。

赵光义不露声色地壮大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他的开封府人才汇集、羽翼丰满,号称“南衙”,俨然和皇宫相对应。

卢多逊虽没有赵光义那样的先天优势,但他时刻窥伺赵匡胤的心思,用尽自己的权谋,努力打开升迁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等到了一个机会。

开宝六年四月,卢多逊接到一项外交任务:担任江南国主生日庆贺使(江南生辰国信史),奉命到南唐出差,前去祝贺李煜的生日。

派使节祝贺邻国君主生日,只是国与国之间的一种礼仪性交往。反正当时也没什么吃蛋糕、唱生日歌之类的事情,扔下礼物,说几句客套话,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了。

而精明的卢多逊却把握住了这不是机会的机会。

南唐君臣都很文艺,喜欢切磋诗词歌赋,卢多逊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和他们谈得十分投机,而且交往中一点都没有大朝使者的架子,给他们留下了好印象。很快,程序走完,任务完成,卢多逊乘上船只,动身回国。

船刚开了一程,卢多逊忽然下令——船只立刻就近靠岸,并派人回去告诉李煜:“朝廷准备重新绘制天下地图,史馆就缺你们江南几个州的地图,希望你们能各给我一本,我顺便带回去。”

对宋朝提出来的要求,李煜从来都有求必应,连忙命人修改绘制,并连夜校对好,送了过去。

对这件事情的效果,史书的评价是:“江南十九州之形势,屯戍远近,户口多寡,多逊尽得之矣。”

也就是说,李煜等于是把南唐的军事布防情况免费告诉了卢多逊。

卢多逊“尽得之”,也就意味着赵匡胤“尽得之”,这些地图对于一直打算攻取南唐的宋朝来说,来得太及时了。

参加个生日派对,还能参加出这么个效果,人才啊。

卢多逊知道,赵匡胤一直在做着征讨南唐的准备工作,这份额外的收获肯定让他在皇帝面前加分不少。果不其然,赵匡胤对卢多逊大加赞赏,表示将来要委以重任(有意大用)。

透过事件本身,我们还可以看到卢多逊令人恐惧的城府和心机。

和南唐君臣相处融洽,是为了麻痹对方;启程回国路上再回去索要,可以给人临时起意的感觉,让李煜失去戒心。最后,索要南唐图籍,并不是赵匡胤交代的任务,有此收获属于超额完成。

如此心机,想不出彩都难。

一时间,卢多逊上有皇帝欣赏,下有同僚羡慕,已然成为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