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赵匡胤的亲弟弟,原名赵匡义,为规避名讳(即避开皇帝或其他尊长的名字),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后晋天福四年(939),赵光义出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坊护圣营官舍中,比赵匡胤小整整12岁。
比起普通人,赵光义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兄长。
赵匡胤的成功让赵光义省去了很多人生奋斗历程。
童年的赵光义经历乏善可陈,会舞弄几下枪棒,读过几年书,但都没有显出特别的才能。如果不是兄长赵匡胤的巨大成功,他很可能要度过平淡的一生。
赵匡胤发达以后,赵光义马上沾了光,他的官职井喷式地攀升,先是出任殿前都虞候,不到半年,就官拜义成节度使。
当时,赵光义年仅二十二岁。
很多人玩命也换不来的地位,赵光义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入囊中。
建隆二年,赵光义又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级别,而更令人瞩目的是“开封府尹”这个职位,得到这个职位,可是意义非凡。
赵光义的早年生活从未离开过开封,他熟悉那里的一切,就在五年前,他还只是这座城市里一个不起眼的升斗小民,走在大街上都没人愿意多看一眼,转眼之间,却成了这座城市的主人。那威严的开封府衙,以前他连靠近多看一眼都不敢,现在却要进去发号施令。
不能不让人感叹,世事变幻,真如电光火石。
刚坐在府尹的位置上时,赵光义确实感到生疏青涩,有时只能强作镇定,掩饰自己的心虚和不安。但他很快适应了新的角色,并体会到了运用权力的快感。
赵光义惊奇地发现,那些站在下面的人,无论才高八斗,还是战功显赫,都会毕恭毕敬地向他汇报,哪怕是出一点纰漏,也会有人提醒、补台。他还发现,很多人都在揣摩他的心意,绞尽脑汁地在他面前表现,以此换取他的好感。
所有的一切,就是因位他手中有一种叫作“权力”的东西,它能支配别人的命运,让人感到畏惧。
权力就像美酒,年轻的赵光义在品尝到这种美味后,一发不可收拾地沉醉其中。
乾德二年,担任开封府尹后的第四年,赵光义被加封中书令。与此同时,他开始组建自己的幕府,在他的身边,逐渐聚集了一大批幕僚,光史料上有名有姓的就有68位之多。幕僚群体成员的身份也十分复杂,除了大量文武人才以外,还包括一些江湖术士、亡命之徒,反正是各色人物,济济一堂。
除此之外,赵光义还把关系网延伸到了朝廷,结交了一批禁军将领、高级文官、地方大员,以开封府为中心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赵光义的势力和声望日益扩张,满朝上下,唯一能和他抗衡的就是宰相赵普领衔的政治集团。
宋朝初年,国家版图不断增大,政治改革如火如荼,朝廷的权力场更像是一块辽阔的空地,而赵普和赵光义则成了最疯狂的圈地者,争相扩大自己的领地,谁都不甘落后。
两股扩张的势力终于在政治版图上发生了交集,碰撞不可避免!
从资历上看,赵光义要比赵普嫩很多,赵普比赵光义大17岁,赵普和赵匡胤一起谋划天下的时候,赵光义还只是一个小跟班。
但初生牛犊不怕虎,赵光义反而攻得积极主动,他想尽办法向朝廷里安插人手,蚕食赵普的领地。赵普也不是吃素的,一直在寻找机会进行反击。
当然,官场不同于战场,你看谁不爽,也不能直接上去拍几砖,就算内心里恨不得拿把锄头去刨对方祖坟,场面上还要装得亲亲热热,只能在背地里下黑手。
赵普瞄准的第一个猎物叫冯瓒。
冯瓒,齐州历城人,时任枢密直学士,是个极富才干、很有声誉的官吏,赵匡胤也很赏识他,表示将来定要予以重用,用现在的话说,属于受领导关注的重点培养干部。
事实上,冯瓒还有另一层不为人知的身份——他是赵光义圈内的人。这一点,赵普心知肚明,但苦于没证据证明。
乾德三年,冯瓒得知,他马上要接受一项新的任命——梓州知州。
梓州是四川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就在不久前,宋朝征服了后蜀,朝廷决定派一批有经验的官吏去治理那块地方,冯瓒光荣入选。
推荐他的人正是宰相赵普。
我们说过,宋朝平定后蜀之后,因为军纪涣散,又引发了新的叛乱,而且弄得遍地狼烟,极难收场。冯瓒去了后,正好赶上这场热闹。不过冯瓒不愧是能吏,在梓州成功平定了一大批土匪,重新收揽民心,取得了不错的政绩。
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冯瓒应该能够马上得到升迁表彰,真若如此,似乎还得感谢一下推荐人赵普。
不久,朝廷真的征召冯瓒回京了,不过等他风尘仆仆地赶回开封,迎接他的并不是红地毯、嘉奖令,而是几名御史冷冰冰的面容。
显然,赵普推荐冯瓒去担任知州,绝不是为了让他去捞政绩。就在冯瓒出发前,赵普早就在他的家奴队伍里安插了间谍,专门负责搜集他的黑材料。
赵普安排的家奴在冯瓒身边潜伏了一年,回来就向朝廷告发了冯瓒的经济问题。
可冯瓒毕竟是冯瓒,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依然很淡定,一番对质下来,答得滴水不漏。
御史台结论:家奴诬告。
费尽心思玩了一把无间道,最后得到这么一个结果,赵普有点抓狂了。他顾不得办事程序,趁冯瓒还在开封,派人日夜兼程赶赴梓州,直接搜查冯瓒的物品。
这回赵普终于没有空手而归,派去的人搜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而且还都是成捆打包好的,上面都标注一个人名——刘嶅。
刘嶅,当时正是赵光义幕府的幕僚。
人赃俱获,冯瓒只好低头认栽(瓒等皆伏辜)。
好了,事情总算水落石出了。
我们不妨跟着得意扬扬的赵普来对事实做一次梳理:首先,冯瓒的那么多金银绝不可能是合法收入,反正不是贪污受贿,就是巧取豪夺。其次,收受这批财物的刘嶅,官位比冯瓒还低,冯瓒完全没必要巴结,他真正的输送对象只能是刘嶅背后的赵光义。说冯瓒依附赵光义,也算有理有据。
那么赵光义缺钱吗?应该缺,至少不会嫌钱太多(一般人都没这毛病)。那么多幕僚,都要吃饭、发工资,笼络各路官僚也免不了破财,正常收入也就那么多,不搞点计划外收入,那才不正常。
案件报到赵匡胤那里,处理意见很快下来了:冯瓒发配沙门岛,刘嶅免去官职。至于赵光义,毕竟没有直接证据指向他,也就不深究了。
一回合下来,赵普大获全胜。
这里再特别提一下冯瓒要去的“沙门岛”,这个岛就是现在山东省烟台市下辖的长山列岛,位于渤海、黄海交汇处,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这个岛在宋朝非常有名,当时它可不是什么生态旅游胜地,而是发配罪犯的地方。很多官员怕惹事,会开玩笑自嘲“恐怕要到沙门岛走一遭了”,类似于港片中那句耳熟能详的“恐怕廉政公署要请我喝咖啡了”。
其实,冯瓒还是该庆幸的,自己好歹把命保住了(赵普曾坚持要处死他)。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几年后,他又时来运转,复出做官了,相比而言,另一个人就没这份运气了。(www.xing528.com)
乾德四年十一月,一位大臣去世了,赵匡胤为此黯然神伤,久久不能释怀,无奈地发出了一声长叹:“老天为什么这么快夺走我的窦仪啊?”
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十五岁已能写出漂亮的文章,表现出过人的才气。
窦仪家共有兄弟五人,不但窦仪很有才,其他四位兄弟也都很有学问,而且全都中了进士,在当地极负盛名。《三字经》中有一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就是他家的情况,窦燕山就是指窦仪的父亲窦禹钧,换到现在,窦老爷子绝对是要被请去进行家庭教育巡回讲座的。
窦仪不但学问渊博,而且为人踏实、为官清廉,有着很好的口碑。宋朝建立后,窦仪一直深受器重,官至工部尚书、翰林学士。其间,还曾主持编订了宋朝的《刑统》,那是宋朝建立后的一部统揽性的法典,在我国法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赵匡胤曾一度想把窦仪提拔进宰执班子,但赵普却很不待见窦仪,总是刻意排挤压制他,所以窦仪进入宰执班子的事一直没有成行。
窦仪最初和赵普结下梁子,主要因为一份公文的格式问题。
赵普刚就任宰相时,按规矩,应该由先前的宰相签发敕文,但此时范质等三位前朝遗留下来的宰相已经主动退位了,没人替赵普签发这份文书。
于是,赵匡胤让有学问的儒臣们共同研究一下,怎么解决这个程序问题。有人觉得这是礼部的事,提议就由礼部尚书代签一下得了。但窦仪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赵光义当时担任开封府尹、同平章事,相当于有着宰相的地位,应该由赵光义签发这份敕文,赵匡胤也首肯了这个意见。
窦仪发表这个意见很可能是就事论事,但让赵光义签署任命赵普的敕文,总给人赵光义压了赵普一头的感觉。更要命的是,窦仪的弟弟窦偁当时正担任着开封府判官,是赵光义的幕僚之一,所以,窦仪的黑锅也算是背上了。
通常来说,有学问总不是坏事,技多不压身嘛,可偏偏窦仪的学问经常给自己带来麻烦,特别是碰到赵普的时候。
他们两人的另一个过节要从一面铜镜说起。
乾德三年,当时宋朝刚刚讨平后蜀,大批俘虏陆续被押送到开封,赵匡胤无意间从一个后蜀宫人的身上发现了一面旧铜镜,铜镜背面刻着“乾德四年铸”几个字,他大为惊奇,连忙把宰相、学士等一干人叫过来研究这个事情。
赵匡胤的疑心是有道理的。现在还是乾德三年,怎么会冒出一面乾德四年的镜子呢?
当然,我们可能还有一个疑问,不就是一面镜子的生产日期吗,至于这么纠结吗?
非常至于。
它涉及一个“年号”的问题。年号是一个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这个习惯创始于西汉,刚开始的时候,一个皇帝在位期间经常要换好几个年号。比如,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共使用了建隆、乾德、开宝三个年号。而到了明朝、清朝,一个皇帝就只用一个年号,人们开始用年号指代皇帝,比如崇祯皇帝、康熙皇帝等。
取年号和取名字一样,一般都要选得吉利点、好听点。赵匡胤在使用“乾德”年号前,就嘱咐过赵普,一定要选个好年号,千万注意不能和别人用过的重复。
看到这面旧铜镜,赵匡胤第一反应就是这“年号”可能取得有问题,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就把大家召过来问个明白。
面对疑问,赵普和一干人等面面相觑,拿着这破镜子,瞅来瞅去,只能和镜子里的自己大眼瞪小眼,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一片沉默中,窦仪站了出来,说道:“镜子确实是蜀国的产物,当年王衍曾经用过这个年号,想必是那个时候制造的。”
窦仪口中的王衍,是前蜀(十国之一)的第二个皇帝。至此,赵匡胤心头的疑团终于破解,对赵普却有些不满。
让你别选用过的,你选了个使用期距今还不到五十年的,让你选个吉利的,你选了个短命、偏安的小王朝年号,你这不是坑帝吗?
掂量着手里的旧铜镜,赵匡胤意味深长地说道:“宰相还是要选读书人来当啊(宰相须用读书人)。”
这句话非常狠,戳中了赵普的软肋。
赵普的学历状况我们前面就介绍过,尽管他政治经验丰富、政务才能突出,但对经史子集、文章典故之类不大擅长,文化水平不高。
客观地讲,这个弱点在王朝创建初期其实影响不大,那时候大家只关心仓库里的粮草是否够用,军队是否人心稳定,至于那些莫名其妙的朝廷礼数,酸不溜秋的文章,鬼才在乎。可到了政权稳固之后,这些虚的玩意也必须重视一下了。
正如一个企业刚起步的时候,往往还是个小作坊,很可能总经理和打扫仓库的是同一个人,只要能拉业务、赚利润,啥都无所谓。但如果有朝一日鸟枪换炮,成了股份公司,就不能不扯点品牌文化、经营理念什么的,否则是玩不转的。
随着宋朝逐渐步入正轨,赵普的短板越来越明显。好在赵匡胤对他的信任毕竟远超他人,铜镜事件后,也真没把他怎么样,只是劝他平时多注意一下在职学习,提升点文化素质。
事情虽然过去了,可赵普并不是心胸宽广之人,难免要算计一下窦仪,更何况他认为窦仪还和赵光义有点瓜葛。
正因为赵普的长期打压,窦仪一直没法升官,到死也没有做到宰相。
冯瓒、窦仪都成了朝廷内斗的牺牲品,但好在只牺牲了仕途,相比较而言,另一位官员下场最惨。
姚恕撞上赵普的枪口多少有点自己的原因。
姚恕,青州博兴人,曾经是开封府的判官,一直很受赵光义赏识。一天,姚恕奉命去府上拜访赵普,凑巧赵普正在宴请宾客。姚恕只好请门人代为通报一下,因为说话态度不怎么样,把赵普的门人惹毛了。
都说宰相门人三品官,赵普家几个管门的也不好对付。没准平时跑个腿都要收点辛苦费,你耍横,我还不待见你呢,就不通报,能怎么样?
姚恕也钻进了牛角尖。不见就不见,我还不来了呢!干脆袖子一甩,走人了。
姚恕一走,管门的人觉得事情做得有点过,赶紧向赵普报告。赵普知道这事有点理亏,立刻派人追上去道歉,请姚恕再回来。
要说姚恕也确实是个犟脾气,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不回来。
从此,他把赵普结结实实得罪了。
不久,姚恕被一纸调令,调离了开封府,担任澶州通判。在那里,赵普已经为他挖好了一个大坑。
当时的澶州知州叫杜审肇,此人不学无术、品行低劣,属于那种正事啥都不会干,坏事样样都有份的角色。但他的来头却非常大,是赵匡胤的亲舅舅,关系比花岗岩还硬,谁都要让他三分,给他当副手,从来没有好事情。
姚恕才干了不到两年,果然出事了。
开宝四年,黄河在澶州决口,淹了附近几个地区的民田。一追究责任,杜审肇和姚恕都逃不了干系,杜审肇因为后台硬,只被免了官职,姚恕居然因此丢了性命(坐弃市)。
其中的司法不公就不说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对姚恕的处置是明显偏重的,具体谁在从中作梗现在已不得而知,但当时的舆论却很一致——赵普公报私仇罢了(普实报私怨耳)!
赵普和赵光义的冲突还有很多次,主要斗争方式就是相互贬损对方圈子里的人,暗地里你一拳、我一脚,斗得不亦乐乎。总的来说,赵普还是占据上风,毕竟宰相的权限更大。
接连胜利的赵普越发骄狂,总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势,挤压着赵光义的发展空间。
正当赵光义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盟友来到了他的身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