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唐,到宋朝后发扬光大,关于科举的许多做法正是自宋代开始成熟完备,一直为后世沿用。
宋朝科举的种类很多,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名目,其中,最主要的是贡举,而贡举中最出名的是进士科。
在很多人印象中,科举考试似乎只是一篇文章定胜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时的考试和现在一样,也要分一些科目,虽然不是语数外、数理化。但也分为诗、赋、论、策、帖经、墨义等多个科目。
帖经、墨义是让考生书写经典著作的原文及注疏,有点类似于填空题和默写题,考的是你的基本功。策、论类似于政策分析,考生必须围绕某个时政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诗、赋考的则是考生的文采。
所以说,要想考中进士,你不但要博览群书、熟记经典,还要懂得诗词格律,同时还得对社会实际状况有所了解,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此看来,参加科举绝对不比现在的高考轻松,没有十年寒窗下苦功,是玩不转的。
如果你已经埋在书堆里数年,觉得自己有实力和全天下读书人一比高下了,那就不妨拿好纸笔砚台,迈出大门,勇敢地走上科举之路吧。
科举之路的第一步是办理报名手续。在办理报考手续时,你会被要求填写两份材料,一份叫作家状,上面写清楚你的姓名、年龄、家庭状况,这类似于现在的报名表。还有一份叫作保状,就是几个考生结成一保,相互证明自己没有作奸犯科、道德败坏等不符合应考资格的情形,并表示自己将遵守考场规则。
考前填这两份东西,主要是为了防止作弊,一旦被发现了,也方便追究责任,轻则赶出考场,重则终身禁考,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话说回来,再严的规矩也挡不住成功的诱惑,在我国考试领域里,作弊与反作弊的斗争是长期共存、绵延不止的,即便到了现在,仍有无数学子坚持奋战在广阔的作弊领域,乐此不疲。
传统作弊方法还是有点市场的,夹带小抄(学名“挟书”)、传递文字(学名“传义”)、请人代考(学名“代笔”)等手段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实践效果可能不太理想,毕竟进考场前要核对身份、搜身、检查文具,考场里还有巡考人员,考前考后还允许他人举报(举报属实者可获得巨额奖励),你要想作弊成功,真的很有难度。
所以,更多人还是倾向于通过收买考官来完成作弊行为,虽然下的本钱大了点,终归比较保险。这一招,在唐朝曾经很有市场,甚至一度作弊请托成风,使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大受损害。但是到了宋代,作弊与反作弊的斗争不断升级,要想收买考官也不再是件好办的事。
因为很可能你手里捧着一堆钱,却连考官的人影都未必找得到,更别说收买了。
按照规定,当某个官员被任命为科举考官之日开始,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挖空心思出考题,而是先要和家人告个别,然后是带好自己的私人生活用品,乖乖走进一个封闭的办公场所。从此,你将有幸度过一段难忘的与世隔绝生活,你的工作及吃喝拉撒都将在里面完成,直到科举考试结果出来(放榜),你才可以走出这个院落,激动地对天大喊一声,我又自由了!
是为“锁院”制度。
想请托?门都没有。
当然,作弊者的意志也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他们本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精神,搜肠刮肚钻空子,誓将作弊进行到底。
“锁院”并不要紧,有资格被锁进去的官就那么几个,大不了在他们关进去之前先打好招呼,在考卷打分时不管你上面写得有多烂,都给个高分,就万事大吉了。
此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你要让考官在众多考卷中慧眼识珠,一眼就找出你的考卷。
也不容易。
直接翻试卷是没戏的,当时的防作弊第一技叫作“封弥”(俗称“糊名”),也就是考生的试卷一上交,已经由专人(编排官)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信息裁去,每份试卷都只有一个抽象的编号。
当然,大家都会想到,虽然没了名字,核对一下笔迹,或者在试卷上做个记号总是可以的,考官只要用心观察,也不难挖出那张给了钱的试卷。
为此,防作弊第二技诞生了——“誊录”。具体来说就是组织一批专业抄写人员把所有的试卷再重新抄写一遍,保证拿到考官手里的考卷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就好比一群女人让同一个医生整容后再进行选美,你还分得出谁是谁?
什么笔迹,什么暗号,通通作废!
动用上述招数,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宋朝为了防止科举作弊,也算是拼了。可广大作弊爱好者的热情也不会被轻易浇灭,你不是抹去了名字、字迹吗,那我的文风、遣词造句习惯你总抹不去吧,或者约定一个特定的词句,你能把我怎么样?只要双方提前沟通得详细点,考官照样能把那张试卷扒出来。
没关系,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最后还有一招“三级评审”制度等着诸位。
三级评审是指一张考卷成绩的评定,要经过初考、覆考、详定三次评定才能最终得出结论,三个不同的考官分别掌控一个环节,要想顺利过关,你必须保证同时买通三个人。
那可是件难度很大的事了,三个人是不是都贪财不好说,人多嘴杂,无疑会增加泄密风险,到头来,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www.xing528.com)
应该说,前面的几项防作弊招数还是很管用的,虽不敢说完全杜绝作弊,但确实大大提高了科举公正性。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贫寒子弟走上科举之路,立志用才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完成注册报名后,你就成了他人眼中的“举子”(或称“应举人”),就等朝廷开科取士了。
宋朝之前,科举考试的频率是不一定的,运气好,一年就组织一次,运气不好,可能要等个四五年才碰到一次。后来,越来越多人发现,这种搞法实在是很折腾人。
间隔时间太长肯定不受欢迎,但太短也不行,比如你是一名边远地区的考生,好不容易一路考到京城,已经耗费了大半年时间,结果发现自己榜上无名,那就回家复习,下次再来吧。可是当你灰头土脸赶回家里,有人会体贴地告诉你,包袱就不用放下了,洗把脸,赶紧准备上路吧,新的科考又要开始了。
经过反复研究,最后,三年举行一次科举成为共识,逐渐固定流传下来。
三年大比,自此成为定制。
好了,又逢大比之年,你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想从举子变成进士,还需要经历三次考验。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解试,解试是州府一级的考试,一般在每年的八月举行。
不要小看这第一级考试,其实竞争也很激烈。解试不同时期的录取名额差别很大,平均算来,大约每次六七千人。你可能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不忙,我们来仔细算一下。
宋朝完成统一后大概有二百五十个州,所以平均到每州也就二十到三十个人,每个州又会下辖数量不等的县,如此算来,你必须是每个县的前几名才能冲过这一关。
解试合格的被称为“得解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经过残酷的第一轮淘汰,接下来,全国的读书种子都要集中到京城,参加第二级考试——省试。
省试由礼部贡院组织,经过残酷的几天考试,五六千“得解举人”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可以冲出重围。
省试合格的被称为“过省举人”,第一名被称为“省元”。
如果你是这几百人中的一员,还想博取更多的荣誉,那么你要咬紧牙关,迎接最后一级考试——殿试。
三月的崇政殿上,你将和最优秀的读书人进行终极对决,而你们的考官只有一个人——皇帝。
殿试又是宋代首创的一项科举制度,最早主持殿试的皇帝,正是赵匡胤。
赵匡胤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闲得慌,想当个考官过把瘾,其实是极有深意的。
以前,科举考试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考生一旦中了进士,就可以拜考官为师,成为考官的门生。考生认个老师就相当于拜个码头,将来在官场打拼就有人罩着了。对考官而言,收几个官场潜力股也很划算,将来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到后来,老师上面还有老师,门生下面又有门生,特殊的师徒关系演变成了官场上的政治同盟,竟然形成了一个个以科举为纽带的小集团。
殿试制度创立后,考生进退取舍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到了皇帝手中,从此以后,那些高中进士者开始被人称为“天子门生”。
天子者,皇帝也。
从名义上讲,这些即将步入官场的新秀既是皇帝的臣子,也是学生,他们只能忠诚于皇帝,而不是某个考官。
殿试合格者才能称为进士,刚开始,进士分为甲乙科,后来花样变多了,又分成了五等三甲,上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年纪最轻的则被称为“探花”,到后来,“探花”逐渐变成了第三名的专称,也成了定制。
经过重重考验,如果你依然是榜上有名,那么你确实堪称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了,实在可喜可贺、可敬可佩。
作为你几年勤学苦读的回报,朝廷将会根据你的排名授予一定的官职,虽然起步的官阶也不会太高,但有了科举出身,你仕途会比较通畅。如果你的名次很高,甚至是状元、榜眼,那么你的升迁速度更将超越常人,前途一片光明。
所以说,你若是生活在宋代,一心想步入仕途,甚至还梦想有朝一日登阁拜相,还是老老实实参加科举考试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