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绝对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想法。可到了这种时候,李煜死马当活马医,还是决定试一试。
既然派去游说,就要找一个合格的说客。
“说客”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一个行当,主要工作内容是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比如缓兵、投降、联盟、反水等。有时候,一张好嘴还真能够顶上几万大军。一般来说,能当说客的人,往往学识渊博、口才特好,战国时的苏秦、张仪堪称该行业的殿堂级人物。
李煜精挑细选,把任务交给了江南才子——徐铉。
徐铉,字鼎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又说是扬州人)。此人据说十岁就会写文章,不但学问极好,口才也是一流,是公认的大才子,名气大到天下皆知。
说起来,徐铉已经不是第一次出使宋朝。此前,在南唐向宋朝进贡的时候,他曾作为押伴使来过一趟,还引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故事。
按照当时的外交礼仪,外邦派人过来进贡,宋朝也得派一个人前去迎接陪同。可宋朝官吏听说南唐派来的人是徐铉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当陪客,主要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才学比不上徐铉,在言谈交流中落了下风,面子上挂不住,不好回去交差。
由于大家都不想去,一直推来推去,死活定不下人选,官司居然打到了赵匡胤那里。要说领导的办事思维就是不一样,赵匡胤以一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
赵匡胤命人把殿前侍卫的花名册拿了过来,也不怎么仔细看,随手往名单上一戳。
得,就是他了!
具体指定了谁?史无记载。不但我不知道,相信赵匡胤自己也不认识那位老兄。
殿前侍卫并不是殿前司将领,只是一些品级极低的下层武官而已,赵匡胤别说记住名字,有没有打过照面都是问题,也就是随便一点罢了,谁知道他高矮胖瘦、何方人士。
当然,有一点赵匡胤是很确定的,能上这个名单的,文化程度一般以文盲和半文盲为主,和才华、学问之类的字眼完全绝缘。
下面的大臣被赵匡胤搞得目瞪口呆,可既然最高领导发话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照办。
再说徐铉,他并不知道宋朝派来的人是什么水平,一路上依然谈天说地、说古论今,侃得不亦乐乎。可怜那位殿前侍卫,稀里糊涂地领了份差事,稀里糊涂地上了路,听了一路稀里糊涂的东西,除了嗯啊应几声外,根本没吭声。
没办法,就他的文化水平,听徐铉谈那些玩意,就类似于我在参加英语听力测试,实在拎不清。
谈到后来,连徐铉自己都没兴趣了,干脆,主动闭嘴。
这回徐铉又来了,宋朝官员不敢怠慢,都建议赵匡胤做点准备。
赵匡胤依然十分洒脱:“尽管让他来,其他事你们就不用瞎操心了。”
徐铉入殿后,刚见到赵匡胤,开门见山说道:“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这两句话是原文,很好理解——我没犯错,你凭啥打我?
接下来,完全成了徐铉的自由发挥时间。
大堂之上,徐铉口若悬河、唾沫四溅,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半天(其说累属百),一路下来不喝水、不喘气,相当有战斗力。侃了那么多,中心思想就一点:李煜是很老实的,不来朝见是有苦衷的,欺负李煜是毫无道理的。
总之,你这么做,是那么冷酷,那么无情,那么无理取闹!
赵匡胤似乎也很耐心,和徐铉你来我往讨论了很久(上反复数四),主要观点也只有一个:统一是大势所趋的,朝廷对南唐是非常克制忍耐的,再顽抗是没意思的。
总之,我再冷酷,再无情,再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冷酷,更无理取闹!
吵到后来,徐铉情绪越来越激动,嗓门越来越大。结果,彻底惹火了赵匡胤。
为结束这场无聊的争论,赵匡胤手按宝剑,霍然站起,目光直逼徐铉,怒吼道:
“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乎?”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此后被无数有名无名的政治人物引用过,实践过。
残酷的斗争,只能有一个人笑到最后,只能留下唯一的胜利者。(www.xing528.com)
规律使然,与道义无关。
这一点,李煜,你永远不懂。
赵匡胤没有接受李煜的缓兵请求,但围城的宋朝军队却延缓进攻,经常是打打停停,甚至是围而不打。
倒不是南唐的抵抗多有成效,而是主帅曹彬心有顾虑。他一直牢记着临行前赵匡胤的嘱托,生怕攻城开始后,引发士兵的劫掠。
围而不打,就是为了等待李煜主动归降。
为了迫使李煜屈服,曹彬切断了金陵和外界的所有联系通道,使它成了一座孤城。随着战争的持续,金陵城内粮食日渐短缺,士气十分低落。
可即便如此,李煜还是死撑着不投降,对宋军的警告一概装聋作哑,摆出了能混一天是一天的态度。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开宝八年十一月,曹彬终于失去了耐心,向李煜发出最后通牒,告诉他:
这个月的二十七日,就是金陵城陷落的日子,你趁早做好准备!
李煜知道曹彬要动真格了,就回复说,咱决定投降了,正准备让儿子李仲寓到开封去请降呢。
反正是投降,谁办手续都一样,曹彬倒也不计较,立刻答应了李煜的请求。
曹彬一心想办成事,后面几天,每天在城外盼着李仲寓快出来,可人都快盼成企鹅了,还是连人影都没看到。于是,他开始每天派人去催,而且一天催得比一天急,焦急程度堪比某些女性等待快递包裹。
最后,曹彬终于等到了答复,李煜告诉他:您少安毋躁,还得再耐心等会。李仲寓出行的服装还没有做好,此外,我们给他准备的送别晚宴也尚未办好(趣装未办,宫中宴饯未毕),等到了二十七日,自然会出来的。
真是奇了怪了!
到开封去办投降手续,又不是去参加环球旅行,等了你这么多天,磨蹭了这么久,还挑什么衣服,办什么送别晚宴,怕不是消遣我吧?
李煜的拖延法把老实人曹彬都惹火了。曹彬立刻派人告诉李煜:“你也用不着磨蹭了,这回就算你二十六日出来,也来不及了!”
曹彬是老实人,老实人愤怒起来,后果更严重。他再也没心思陪李煜扯皮,决意强行攻城。
可就在下达攻城命令的前夕,曹彬自己突然病倒了。
主帅病倒,众将领都去看望。
等到了床前,众将发现,曹彬其实并无大病,之所以把大家引来,只是为了做一番告诫:“我这病不是什么药可以治好的,需要你们共同盟誓,答应我攻破城池后不任意杀害一人,如果真能做到,我的病也就好了。”
这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小细节,要申明纪律直接说就得了,何况你还有把御赐宝剑,用得着装病吗?
事实上,这是曹彬的风格,也是他的性格。他想不折不扣地执行赵匡胤的命令,又不想强势打压众将领。
两边都要绷得住,也只能如此。
这种行事风格有优势,也有缺点,成就了曹彬前半生的荣耀,也为他后来的失败做了注脚。
宋军众将领已在城下憋了很久,都急着要攻城,好早点回家过年。听曹彬这么一说,赶紧烧香发誓,表示一定严格约束军纪。
得到众将的承诺后,曹彬从床上一跃而起,立刻组织攻城。他将总攻日期仍然定在二十七日。
此时,金陵城已经像一个熟透的苹果,只要轻轻一摇,就会坠落。对于金陵城陷落的过程,我依然无法多用笔墨,除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确实无甚可写。
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城陷。
同月,李煜奉表投降。
十二月,捷报传至开封。
至此,南唐所辖十九州、三军、一百零八县、六十五万五千零六十五户尽入宋朝版图。
片片江南烟雨,一日终归尘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