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趣说宋朝300年,沿长江闯鄱阳湖,曹彬奇计击溃南唐军队

趣说宋朝300年,沿长江闯鄱阳湖,曹彬奇计击溃南唐军队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着长江再往西,进入江西境内,我们就可以看到鄱阳湖,在这里,驻扎着南唐一支庞大的水军,称为湖口水军。闰十月二十三日,曹彬所部抵达采石矶渡口,一举击溃驻守渡口的南唐军队。在这位奇人的帮助下,宋军异常轻松地战胜了长江天险。

趣说宋朝300年,沿长江闯鄱阳湖,曹彬奇计击溃南唐军队

开宝七年(974)九月,赵匡胤李煜“倔强不朝”为名,对南唐动兵。

南唐军队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挡在宋军前面的最大障碍有两个:一条天然屏障——长江,一个坚固的据点——金陵城。

赵匡胤的军事部署围绕这一点一线展开。

为方便叙述,我们得麻烦赵匡胤打开军事地图,了解一下地理情况。

南唐北面,长江由西向东蜿蜒入海,构成其北部边境线。在南唐东北部,有一条由北向南的大运河(即隋朝时期挖的京杭大运河),两条水系形成了“入”字形状。

“入”字一撇一捺的连接点,有一个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城市——润州,润州的西面则是南唐首府金陵城。

我们知道,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又有江宁建康等称谓,是著名的古都,那里四面环山,素有虎踞龙盘之说。金陵城经过历代经营,修得相当坚固。

金陵在长江南面,沿江有许多沟通南北的渡口,著名的采石矶渡口就在金陵西面(安徽马鞍山西南)。

沿着长江再往西,进入江西境内,我们就可以看到鄱阳湖,在这里,驻扎着南唐一支庞大的水军,称为湖口水军。

沿江继续往西看,就进入现在的湖北境内了,南平被灭后,这里已经是宋朝的地盘,宋朝在这里组建了自己的水军,对下游的南唐军队虎视眈眈。

好了,地理情况大致如下,我们再来听听赵匡胤的军事构思。

赵匡胤决心一鼓作气拿下南唐,参与进攻的部队主要分成五路:

第一路:由曹彬率领水军从江陵(湖北荆州)出发,沿长江东下,目标直指金陵。

第二路:由潘美率军驻扎在采石矶渡口对面的和州(今安徽和县),负责渡江作战,从西面攻击金陵。

第三路:黄州刺史王明(就是攻打南汉战役中,率军突袭贺州那位)率领一支部队扼守长江中游,牵制南唐的湖口水军。

第四路:一支驻守开封的水军从大运河南下,经扬州,入长江,负责攻击润州,从东面包围金陵。

第五路:与宋朝关系良好的吴越国军队北上,从东南面攻击润州,配合宋朝军队。

在这次阵势强大的军事行动中,曹彬被任命为主帅,潘美被任命为监军。

选中潘美,是因为他长期在南方作战,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选择曹彬为主帅,赵匡胤另有一番考虑。

大军出发前,赵匡胤照例宴请众位将领。

吃完饭,赵匡胤特意对曹彬叮嘱了一番:“南方的事情,全都委托给你了,千万不要抢掠百姓,务必要树立朝廷的威信,让南唐百姓自动归顺,不要一味动用军事手段。”

赵匡胤的这番叮嘱是鉴于征讨后蜀的教训。说完,他收起了和颜悦色的表情,用冷峻的目光扫视了一遍座下的将领,郑重取出一样东西送给曹彬——一柄宝剑。

皇上亲赐的宝剑,通称“尚方宝剑”。它虽然不像小说中说的那样,可以上斩昏君、下斩谗臣,但能够体现皇帝的倚重。

曹彬接过剑后,所有将领都从赵匡胤口中听到了一句毛骨悚然的话:

“副将以下,不用命者,斩之!”

也就是说,赵匡胤赋予了曹彬从未有过的权力,谁不服从前面的命令,他都有权直接斩杀!包括副帅潘美。

听了这话,潘美等人吓得脸都绿了,连头都不敢抬起来(皆失色,不敢仰视)。

赵匡胤深知,统一大业即将进入尾声。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人,无论他曾经身处何地,曾经臣服于谁,以后都将是宋朝的子民。他们都将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号为“宋”的国度里,只有他们的安定,才能保证宋朝走向繁盛昌盛

现在,赵匡胤需要的是一支王者之师、仁义之师,绝不是一群只知道烧杀掳掠的兵匪。

这也是他选择曹彬出任主帅的原因。

宋朝这边厉兵秣马,准备得热火朝天,南唐那边依然不温不火。李煜主要精力还是在搞艺术创作和学术研讨,原本势均力敌的一场战斗又弄成了宋朝将领的军事演练。

十月,曹彬的西路军率先发难,沿长江向池州进发。

从江陵到池州,横跨三个省,曹彬对困难进行了充分的估计。

可真正进入战场后,他发现自己担心实在多余,江对面驻守的南唐军基本没人找他麻烦,都很有礼貌地目送他路过,有个别南唐部队甚至还主动送来慰问品。

之所以出现如此荒诞的一幕,是因为双方还没撕破脸的时候,南唐一向对宋朝很恭敬,看到对岸宋朝水军巡逻,都会主动送吃送喝,拍下马屁。这回宋朝突然进攻,南唐的边防军队还没收到具体的指示,更没做好应对准备,还是按老办法办事,就差没有为曹彬指路做向导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也是无语。

当月,曹彬先后攻克池州、铜陵、芜湖当涂等长江沿岸战略要地。

闰十月二十三日,曹彬所部抵达采石矶渡口,一举击溃驻守渡口的南唐军队。占领采石矶渡口后,宋军决定在此渡江。

要组织一支庞大的军队渡过长江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别看宋军已经抢占了渡口,但那只是少量登陆的水军,并没有稳固的阵地。他们必须在此坚守,直到潘美率主力从江对岸渡过来。

要完成这个战略目标,潘美所部的渡江速度最为重要,如果不能马上完成,有被赶到江里喂鱼的危险。

南唐君臣非常看重长江天险,决定趁宋军渡江未稳,发动反击。

然而,在宋朝的统一战争中,老天似乎特别不希望看到激烈的战斗场面,他为宋军送来了一个人。在这位奇人的帮助下,宋军异常轻松地战胜了长江天险。

这位奇人本不是一个宋朝人,而是一个南唐人——樊若水。

樊若水,字仲师,祖籍长安,南唐池州(今安徽池州)人。他的祖父、父亲曾担任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全家在池州落户。

樊若水自小聪明,很想干出一番事业。遗憾的是,他的人生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

所谓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樊若水扔掉书本后,开始另辟蹊径求出路,思前想后,他决定跑到宋朝来讨生活。

但摆在樊若水面前还有一个问题——如何让宋朝收留自己。

当时从南唐叛逃到宋朝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樊若水不算什么重要人物,就算溜到了宋朝境内,顶多就是一个难民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樊若水脑中形成,他决定凭借自己的特长为赵匡胤送上一份大礼,以此获得重用。

此后,书生樊若水经过一番打扮,成了一个垂钓爱好者,整天到采石矶渡口钓鱼

不同的是,别人钓鱼时,经常坐在水边半天纹丝不动,樊若水却是驾着一艘小船钓鱼。钓鱼也不好好钓,而是在小船上放根绳子,把绳子一头系在南岸,然后飞快地驾船跑到北岸,再从北岸飞快地开回南岸,就这么在江面来回穿梭。

如此奇怪的举动,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系着绳子来回跑,其实是为了测量采石矶渡口的江面宽度,同时,他还顺便勘测了渡口附近的地形、深浅等情况。(www.xing528.com)

开宝六年(973),樊若水终于完成科学勘测工作,只身来到开封,向正在筹划征讨南唐的赵匡胤献上了自己的计策——搭浮桥、过长江!

在长江上搭桥?

樊若水的建议刚一拿出来,便引起了宋朝大小官员的议论。以当时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要渡过长江,从来都只能靠船,江上建桥,纯属天方夜谭。

面对质疑,樊若水从容不迫地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有数据,有地图,有步骤,极其详细完备。

听了樊若水的方案,赵匡胤明白,眼前这个书生并不是投机的落榜生,而是上天送来的一个旷世奇才。他连忙命人按照樊若水的建议开始准备工作,并赐予樊若水科举功名和官职。

得到重用后,樊若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浮桥建造之中,进展十分顺利。

十一月初,宋军按照樊若水的设计,以黄黑龙船(一种大型船只)为浮动桥梁,用竹子编成大绳索将船只连贯固定,在长江采石矶渡口架起浮桥。

长江至此变为一片坦途。

当月,潘美军利用浮桥顺利渡江,与曹彬部会合。两军在新林寨、白鹭洲(金陵城外围)等地击败前来阻击的南唐军队,斩杀近万人,俘获船只近百艘。

开宝八年(975)正月,宋军击溃金陵城外南唐军队十余万人,大获全胜。

二月,宋军兵临金陵城下。

李煜终于有所醒悟,从繁忙的文艺创作中抽出宝贵时间进行了防御部署。

简单地说,他点了三员战将:皇甫继勋、朱令赟和刘澄。

皇甫继勋负责守卫金陵城,主持首府的总体防务;刘澄负责增援润州,阻击宋朝和吴越东路联军;朱令赟负责统领湖口水军,随时准备支援金陵。

三人中,皇甫继勋和朱令赟已经露过脸了,两位曾经联手坑惨了南唐猛将林仁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皇甫继勋的父亲我们还非常熟悉,正是当年在滁州被赵匡胤一击生擒的皇甫晖。

其实,当年那场战斗,皇甫继勋也在场,还曾经因为想逃跑,差点被老爸皇甫晖揍一顿。皇甫晖战死后,南唐很够意思,特地给他儿子皇甫继勋升了官。后来南唐会打仗的将领死得差不多了,皇甫继勋居然当上了大将军,现在又临危受命,成为负责守卫南唐京城的主将。

皇甫继勋自从混成高级干部后,在生活享受方面积极钻研、勇于进取,什么豪宅豪车、美女钱财,一样都没有少拿,活得非常舒心。可自从被委以城防重任后,他开始每日都忧心忡忡。

当然你让他担忧工作是不大现实的,皇甫先生主要担心的是战争打个没完,自己的好日子没法过下去,所以私心里十分希望李煜早点投降。

只要钱财能保住,在哪里不是混饭吃呢?

皇甫继勋将这一人生哲学运用到了城防工作中,该吃的继续吃,该玩的继续玩,至于边关报警、前方战败等消息,既不办理,也不上报李煜,通通扔进废纸篓。

等混到开宝八年五月,皇甫继勋的鸵鸟战术混不下去了。

一天,长期闷在宫里的李煜想出来透透气,顺便找点创作灵感,心血来潮登上城墙转了一圈。

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李煜在城楼上放眼望去,金陵城外漫山遍野尽是宋军的旗帜。

实在欺人太甚!蒙皇帝还能蒙到这个地步!如果不出来转转,估计都可能被人当山芋卖了。

李煜立刻下令逮捕皇甫继勋,把这个饭桶连同几个同案犯通通拉出去剁了。

剁完以后,李煜的生活还要继续。

以更悲惨的方式继续。

三月,宋朝和吴越国联军南北对进,联合进攻金陵东面的重镇润州。

前面说了,李煜派去镇守润州的将领叫刘澄。

刘澄是李煜做皇子时的旧属,深得李煜宠信,官封侍卫都虞候,长期负责李煜贴身警卫工作,几乎形影不离。

事到临头,李煜决定忍痛派刘澄出场,并亲自为他送行。李煜本来就感情丰富,一到离别时刻,不免眼圈发红,鼻子发酸。他对刘澄动情说道:

“你本来不该离开我,我也不想离开你,但是守卫润州这件事,除了你,没人能办得让我称心如意。”

皇上如此动情,刘澄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表态要拼死一搏,报答君恩。说完,刘澄立刻把感动转化成了行动。

拜别李煜后,刘澄马上回家,把家里的值钱财物全部打包装车,一起运往润州,并信誓旦旦留言:“这些都是以前皇上赏赐的,现在国家有难,我要散尽家财、建功立业!”

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有如此靠谱的忠臣。看着打包走人的刘澄,李煜敏感的神经又一次被深深触动。

都说国乱思忠臣,总算没白信任你,以后全靠你了!

靠得住才见鬼。

鉴于此前李煜纯洁的心灵已经被伤害得遍体鳞伤,我就不再详细介绍刘澄在润州的表现,只是简单说个过程。

刘澄到了润州后,概括起来干了三件事:首先是排挤了一个有才华想抵抗的将领,然后是派人和宋军联系洽谈投降事宜,最后是连哄带骗说服其他将士跟着他出城投降。

工作结束,完工。

至于钱财打包那档子事,当然是为了保证投降后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理解。

失去润州后,金陵城受到东西两面夹击。

被欺骗感情的李煜还来不及擦干眼泪,很快又遭受了第三次打击。

大将朱令赟有一定的谋略和水平,他的湖口水军是南唐最后可以指望的军事力量。

在李煜的反复催促下,朱令赟离开湖口,率全部军队向金陵进发,大军号称十五万,其中的巨型战舰能容纳一千人,阵势极为壮观。

但这支生力军也没给李煜带来惊喜。

先是朱令赟安排他人留守湖口,保住后路,结果没人敢揽这活,只好孤注一掷往前冲。一路顺水东下,又遇上了江水干涸,大型船只堵在那里开不快。半路遇到宋军袭击后,想用火攻,又碰上了江面刮北风,大火烧了自己。朱令赟自己倒很积极,但架不住军心已经涣散。

一连串打击之下,这支庞大的水军连金陵城都没看到,就半路溃散,朱令赟不幸战死。

李煜等得望眼欲穿,没等到半个援军的影子,却等来了湖口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至此,南唐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

走投无路之下,李煜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