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14235”模式除打亮马克思主义的底色外,其最大亮点是彰显培养的特色,避免“青马工程”模式的千校一面的情况。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校特色、时代特色、学科特色。
首先,彰显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4]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这一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首先,学校成立了“杏林青马工程”基地作为独立的教学单位,这一名称凸显了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其次,学校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工程的意见》;再次,学校申请成立并获批吉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最后,学校启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认证”工作。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这些都彰显了学校中医药文化的特色。
其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要求青年要有新担当。因此,在培养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要彰显时代特色。第一,明晰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5]这也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第二,深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研究。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第三,搭建平台,为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培养奠定坚实的载体。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10所高校,以凝聚力量、分头研究、重点突破、多出成果为目的成立并获批吉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这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彰显时代特色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
最后,彰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的学科特色。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青马工程”持续推进的重要支撑,也能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撑。为此,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里面自主设置了独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二级学科,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关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学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研究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研究两个方向。前者主要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础理论研究,全面系统地研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础理论,从而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实践的开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后者主要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实践创新研究,研究在实际工作如何创新培养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总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国家战略,只有不断推动模式创新与超越,在打亮马克思主义底色中彰显特色,在彰显特色中深化马克思主义底色,这项工程才能持久和真正取得实效。
【注释】
(www.xing528.com)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4页。
[2]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29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