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展望问题引导教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如何展望问题引导教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问题引导”教学在实证研究阶段的时间不长,其理论架构的提炼、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引探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尤其是在专业技术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仍有进一步充实、发展、拓展和完善的余地。为此,在后续实践中,必须着力从以下各方面饯行“问题引导”教学。

如何展望问题引导教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由于“问题引导”教学在实证研究阶段的时间不长,其理论架构的提炼、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引探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尤其是在专业技术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仍有进一步充实、发展、拓展和完善的余地。为此,在后续实践中,必须着力从以下各方面饯行“问题引导”教学。

语文、音乐艺术人文学科,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体验、感受为主,所以,在设置问题的内容、方式时应着重考虑给予学生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时间、空间;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学科,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演绎、推理、归纳为主,问题设置时应考虑揭示规律,举一反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实例辩证为主,问题设置时应从实例出发,遵循辩证规律,寓理论(理性认识)于实践(感性认识)中。至于工程学科等专业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模仿、领会、运用、创新为主,问题设置时应结合具体生产生活情境,遵循技能形成规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引导“教学与细化逻辑结构的关系广义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狭义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及动作技能。定义、概念等陈述性知识告诉我们“是什么”,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可以设置1—2个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展开“问题引导”教学;程序性知识告诉我们“做什么”,强调次序、步骤、操作流程与规范和规律,问题设置和组织时应充分子以考虑;策略性知识则告诉我们“怎么做”,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可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动作技能则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也有其形成规律。对应于生手、熟手、能手、技能专家等层次,分阶段、分层次设置问题。因此,后续研究,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问题引导”教学实践,应根据定义、概念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对教学的不同要求,开展“问题引导”的个性化方法研究,并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及不同教学内容展开实践,“问题引导”与“合作探究”这个普适性的命题富有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符合问题引导“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问题引导”教学,是在吸纳其他教学模式,尤其是问题教学、PBL教学和问题中心教学等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但它与其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见表9-1)。从表9-1中我们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特别是与其他几种有代表性的相关教学模式对比,“问题引导”教学在教师、学生、问题三种不同角色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无论是从其教学目标和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等方面来看,其优点和特点更是明显。但不能由此贬低甚至否定其他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作用。因为,不同教学模式之间往往是互融互依的。尤其是问题教学、问题中心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模式不仅直接为“问题引导”教学提供理论养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问题引导”教学就是在它们的基础上诞生的。

表9-1 “问题引探”教学模式与其他相关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对照

现实从历史中走来,回顾、研究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艺术设计教育在今天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产物,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它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大致经过了晚清民国、新中国初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不乏国外艺术设计教育对我国的影响。前进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对原有模式的每一次改革与突破,都浸入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于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人们的心血与汗水。正是这种艰苦跋涉、无畏探索的过程中,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虽然至今仍然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距离构筑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模式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一个半世纪中积累下的丰富办学经验与教训为艺术设计教育走向成熟之路奠定了基础。当今的艺术设计教育面对的是早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带动教育事业走入一个全新的认识平台。我国高校设计院系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应当建立以创新为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按创造性原则组织教学,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我国高校设计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创新设计教学是设计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关键环节,学生的质量不取决于专业,而取决于所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融素质教育、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要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建设现代化的设计教学实验基地和实习基地,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可靠的基础。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所以加快高校各项改革,提高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机制,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原有教育体系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改革发展的步伐;经费的投入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社会的变革与转型不仅意味着教育系统的外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巨大变迁,而且预示着教育系统内部从机制到体制的根本转型,要求着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和就业体制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教学管理的全面改革。

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调整与深化,对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促使全社会更加关注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艺术设计教育,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重视。它使人们对艺术设计教育与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与现代生活的内在关联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理清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内涵与特征,有助于从传统色彩较为浓厚的工艺美术教育现代性更为突出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化;另一方面,它又从办学体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标准、课程结构形式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给予艺术设计教育以实际的指导,为其走向现代化、规范化、完善化创造了重要条件。由于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国外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工艺实践与创新在高校还不是主流,仍停留在基础技艺之上,要想改变这一现实差距,不是一两个人,也不是一二年就能做到的,这需要从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者和从业者从艺术设计的本质上去思考问题,从社会的制度革新上去把握发展机遇,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去体验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造力。面临如此多的问题和矛盾,高校艺术设计的未来又在何方,改革又向何处走去,这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第一难题。迄今为止,我国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仍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却是生源的数量逐步减少、生源的素质良莠不齐。尽管我们的国情不同于别国,但这仍属于一个危险的信号—设计教育领域将面临市场的无情淘汰。许多院校已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加大了设计教育的改革力度。

(一)设计教育多元化

不同的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它本来就是多元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必需的全部资源、资金和技术,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全球性的能源、生态、人口等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充分发挥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优势,加强各民族、国家的合作才能致力于这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沟通,狭隘的民族文化优越论,特别是两方文化优越论受到冲击,各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始和本国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力图追求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不是对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自目模仿。这是文明冲突的结果,也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因为“未来不会出现一种普世皆准的文化,人类仍然生活在一个不同文化并存的世界。”(www.xing528.com)

(二)设计教育国际化

教育的功能是文化的传递、文化的适应和文化的创造。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充分表现,相应形成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说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得遵循一个模式,它的基本含义是“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增进国际了解与合作。”主要表现在留学教育的发展,各国公派专家、学者的增多,国际学术会议的大量召开,外籍专家的聘请,国际合作办学等。如武汉科技学院为加强动画艺术设计和数码艺术设计的发展,在2006年内两度聘请外籍专家来校讲学和交流,2006年和2007年度派两名教师赴澳大利和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这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和发展学科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目前国际合作办学机构、留学机构逐步增多,我国外出留学的艺术设计人员逐年增多,部分艺术院校增加外国留学生的招生名额,我国设计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渐显著。

(三)设计教育特色化

所谓教育特色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它是学校办学日标、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成熟的表现。学校创建特色教育必须依据所在地的区域优势、自身的经济条件、学校的现有规模、教师的素质结构、学生的现状,在办学模式上做出选择,使自己的办学目标、价值取向、教育教学方式上形成特色。学校在创建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住自己独特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目前我国各设计院校的学科设置雷同,无非是装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艺造型、服装、染织、陶瓷、装饰、展示、动画、数码艺术设计等。这种学科的设置模式导致两种现象的发生。一是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高校不能培养,而一旦看到社会需求,各高校又纷纷开设此类专业,造成师资短缺、人才紧张;二是雷同的专业和近期大规模扩招使毕业生存进入社会后找不到工作,造成人才饱和、人才浪费现象,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不和谐因素。

为适应设计教育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为改变目前设计教育存在的不和谐音符,设计教育的特色化势在必行。怎样才能把“壮大规模,提高质量,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显特色”的教育口号落实,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