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处理

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处理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在“问题引导”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问题质量外,更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问题质量,两种组织形式是并重的。这是一种真正的“问题引导”教学。另一方面,在“问题引导”教学中,两种形式常常是互相交叉渗透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其重要的来源之一,便是教师对当前学生动态思维过程的把握,很大程度上也是学生的问题。

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处理

在教学中,学生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具有探究价值,甚至有时学生的提问不着边际,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灵活处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处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课堂内师生共同解决共性的问题;二是课外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具有个性的问题。两种问题处理途径的流程如图7-4所示。

图7-4 问题处理途径的流程

(一)课堂内师生解决共性问题

“问题引导”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它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分析、探索共性的问题,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该途径的主要环节如图7-5所示。

图7-5 课堂内师生解决共性问题途径

1.教师筛选共性问题

对学生以“提问指南卡”或小纸条形式提出的问题,教师可做一个快速的筛选,选出有明确指向、切合学生实际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或问题组。然后以表扬、鼓励的口吻或主动把这些问题公之于全班同学。可以采用口头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如实物投影仪将小组的问题投影于屏幕上),供全班同学讨论、分析。

2.小组讨论、尝试解决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问题。

3.适度引导、促进解决

对小组讨论的分析,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些疑点和难点,教师作适度的引导,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引导。教师应该是学生探索过程的“引路人”,而不是拱手捧出真理的“施舍者”。

4.师生交流、共同解决

在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后,可在全班中对一些阶段性的、片段性的结论做一些交流,最后师生小结,解决问题。

当然,后三个环节可能没有线性的顺序,可能会出现多次的反复。(www.xing528.com)

(二)课外通过课题研究解决个性问题

个性的问题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研究课题,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解决。笔者以为:这也是课题研究中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具体流程如图7-6所示。

图7-6 课外通过课题研究解决个性问题具体流程

1.小组内交流,筛选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通常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或开展实践活动时,课内一般要安排小组交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提出了哪些问题,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议一议:哪些问题能够在小组内解决,哪些问题无法解决?讨论后,把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小组同学共同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确定具有探究价值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有探究价值的核心问题呢?我们认为,衡量一个问题是不是“具有探究价值的核心问题”有三个主要标准。一是问题首先必须是真实的。即这样的问题必须来源于学生,或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或是学生真切感受到的。二是问题必须来源于学生,或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或是学生真切感受到的。问题必须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即这样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并且能够解决的问题。三是问题必须是切合教学目标的。即问题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那些漫无边际的、缺乏学科特点的问题不应成为核心问题。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并非是教学参考书上那些机械的条目,而应是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制定、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的目标。

哪些问题应成为探究的主要问题这不能由教师说了算。在问题呈现以后,师生应共同讨论,确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然,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引导学生分辨问题的探究价值,从而确定核心问题。

3.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而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显然,课堂上是无法将所有的问题都悉数解决的。这时,需要教师做好两件事;其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记录问题的习惯。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建立“问题档案袋”,将自己提出的问题,特别是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备以后研究之用。其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独立(或小组)探索,主动解决问题。如可以开展小课题研究等活动。

4.当学生提出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及时介入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有时学生无法较好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一直在一些琐细的、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上纠缠。这时,一方面,要求教师提高指导提问的能力,加强提问指导;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有所作为,直接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切忌拖泥带水,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上述两种途径中,第一种途径是主要的,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学习是一种积极紧张的思维活动,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必然会产生疑问。因此,学习中提出问题是积极思维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在于创造,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没有新的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教师为准绳,就不可能有创造。要促成学生有效提问,求得真知、长进学问、发展创造力,就必须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在以往的许多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这绝非学生没有疑问,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替代了学生的思考。这种“思维替代化”固然可使学生少走弯路,收一时之效,但把握不当,便会使学生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出现“思维短路”现象,造成学生思维的萎缩。对此,在“问题引导”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问题质量外,更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问题质量,两种组织形式是并重的。同时,在教师设问这种教学形式中,基于对问题的全方位把握以及对学生思维特征的深入研究,为学生创设积极热烈的讨论交流氛围,从而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引导。更难能可贵地是,这种引导不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佼学生不至于单纯追寻教师的思维足迹,而循着问题所提供的情境,充分展开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并诱发出一系列的新的问题。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入了对问题探索“欲罢不能”的状态,从而实现对知识和方法的深刻领悟。这是一种真正的“问题引导”教学。另一方面,在“问题引导”教学中,两种形式常常是互相交叉渗透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其重要的来源之一,便是教师对当前学生动态思维过程的把握,很大程度上也是学生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