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设计”放在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最后,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有学到的专业知识,完成一个“足尺”(或较大比例)功能性装置的设计和建造。该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除了建筑学专业通常要求的图纸、模型等成果之外,由于作品往往是放置于真实环境中、满足一定功能要求的实体装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考验学生的“建造”和“实现”能力。
“装置”(Installation)一词源于工业用语,包含“装配”“并置”的意思。艺术中的“装置”泛指一种手法而非风格,是一种以现成品(包含了人工制品、工业品,也包含了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方式呈现观念的艺术媒介方式。
“自从20世纪60年代装置艺术兴起以来,传统的艺术形式受到了革命性冲击,并且这一浪潮迅速波及建筑领域,这些建筑有的发生了结构上的突变,有的具有外在动势,有的看上去极度散乱,有的轮廓残缺不全,有的简化成了符号,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似乎又多了一种新途径。很多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建筑师、学者开始反思,并借助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来实现他们的理想。”[1]有学者认为,“建筑装置就是运用建筑学的工具和手段,建造偏离实际使用功能、具有高度修辞性的临时构筑物件。作为初探性研究,这个概念的认可度需要得到社会的检验。建筑装置作品与建筑学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区别,包括其临时性非常强,区别于建筑的长久性;其互动性区别于建筑的独立性。建筑装置的诉求重点是吸引观众的参与,进而理解建筑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修辞性就是为了强调设计的批判与反思,吸引观众理解某种观念”。[2]
“由于建筑装置的呈现可以表现为对现成品的直接使用,能比较方便地表达创作者的艺术观念,这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更加容易传播和推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首先,在没有严格的关于基础造型的能力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制作;其次,在没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为今后的设计教育提供意识上的准备;再者,建筑装置的特点是具有互动性、临时性的特点,积极参与对所关注问题的表达,这样可以让学生随时关注社会问题,以及时反应对问题的表达。当然作为建筑装置的作用我们不能仅仅是作为一种训练技巧的工具,建筑装置的根本是在于不断提高我们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解读能力。”[3]
综上所述,由于“建筑装置”的创新性、灵活性、互动性、临时性、启发性等特点,以及其在低年级建筑教学中较好的可操作性,故将一年级最后的“综合设计”定位于此,该课程设置全面涉及“环节教育”的全部六个环节,对应的具体内容如下:
环节1:主题与命题。从“主题策划”的角度思考设计的起点,设计主题的选择要兼顾独创性、趣味性、灵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环节2:环境与形体。结合具体真实可见的人工环境,考虑设计作品的形体组合及其与场地环境之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环节3:功能与空间。充分考虑不同的功能需求对建筑空间的要求,设计过程中需明确空间的界定、组合以及转换方式及方法。
环节4:建构与实体。设计作品应满足基本的承重要求,设计过程中可应用简单的结构支撑体系,适当考虑实体装置的节点构造方式。
环节5:塑构与造型。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敲装置的造型问题,思考建筑造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与场地环境、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环节6:表达与表现。综合考虑多种成果表现方式如实体建造、计算机辅助草模、工作实物模型、手绘草图等,对最终成果的图纸表达、语言表达进行评价。
与“装置”的灵活性相对应,每年具体作业题目的选择会密切结合当年社会热点问题,如在2008奥运会期间题目定为“奥运装置”,在汶川地震等西南部地区地震频发期间题目为“防灾装置”等,从而有效地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具体的教学安排结合起来,在增加题目趣味性、吸引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进一步思考建筑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