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行业及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积极探索并深化我院“知行并进,学做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软件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了“一平台,二方向,三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一平台”,即不论是从事软件开发设计,还是软件服务资讯、软件测试等方向,一定要重视基础职业素质、基础专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为“基础课程平台”。基础课程平台由专门的专业基础教学组开发和实施,不仅避免了在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课程重复建设、资源分配不均、师资难以调配等问题,而且能保证课程平台的持续开发,容易形成合力,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
“二方向”是指.NET/Java两个软件技术方向。据有关统计表明,这两个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几乎占据了软件人才需求约90%的份额。因此,本专业主要从这两个技术方向来培养.NET程序员和Java程序员。(www.xing528.com)
“三融合”是指在课程开发中,坚持“课程标准与职业要求”相融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坚持“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融合,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坚持“实践场所与职场环境”相融合,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学习的工作性、实践的行业性。
在“一平台,二方向,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第一、第二学期基础课程平台的学习,完成专业通用基础能力的培养;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分技术方向的学习,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双向”学习。教学过程中,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按照“工学交替”的形式,在校内实训室、软件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实习、实训,完成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第五、第六学期,通过项目综合实践、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专业岗位能力的学习、运用和提高,实现学习到就业的零距离。
通过明确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将专业能力通过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落实到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