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练核心理念,突出“创文化”育人引领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学院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以融合创新为途径,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业史融入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成功创业、教师成于创新、学生成为创客”的“创文化”育人理念。
按照“融入式培养、浸润式教育”原则,坚定“创文化”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的培育方向、坚守“价值驱动”的奋斗品牌,通过创业四进、创新四阶、创客四季,将“创文化”融入学院管理全过程,融入教师成长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融治融教融学”创文化育人体系(图5-2),培养新时代具有“家国情怀、学业成就、健康体魄、匠人技艺、劳模精神”的创客型工匠。
图5-2 创文化育人体系
(二)实现三个融合,形成“创文化”育人生态
1.创业四进,实现“创文化”与学院管理相融合
聚焦学校创业发展,把“创文化”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推进创业四进,将“学校靠奋斗”的成功创业精神融入“进方案、进环境、进课堂、进社团”,形成了创文化治理体系(见图5-3),实现“泛在泛育”。[5]
图5-3 学院创文化治理体系
创业进方案,把“学校靠奋斗”的创业精神融入学院章程、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等方案中,做到“事事育人”。创业进环境,将学校创业元素融入学院环境识别、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中,打造创客校园,形成浓厚的创文化氛围,做到“处处育人”。创业进课堂,将学院创业史通过校本教材、校史馆融入课程教学,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做好校史悟知、悟行,做到“时时育人”。创业进社团,建立“一生(师)一社团”,推进“五个一”工程,用“院长住工棚”等创业故事、“白手起家”的精神鼓励师生创新创业,共建师生成长平台,做到“人人参与”。
近四年,设置创文化专项建设经费500万,共“立、改、废”制度213项;建设了“一二三四五”的育人硬件环境,打造成创客校园。建设了县、市、省、国家四级众创空间、教育部协同中心、湖南省十三五规划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高职创客教育)、FLABLAB微观装配室(麻省理工学院发起)。
2.创新四阶,融合教师成长全过程
聚焦教师创新能力,用“创文化”理念培养创新型教师,把创新内涵融入师德师风、教风培养、能力提升全过程,服务于“创文化”育人,系统设计了“创教学、创课程、创项目、创平台”四阶递进的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见图5-4),形成“教师能出去”的培养机制。
(www.xing528.com)
图5-4 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通过创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用创文化的育人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过程,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创课程提高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打造金课,提高信息化使用能力。通过创项目鼓励老师积极教科研项目申报,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能力;实施“六个一”工程,鼓励教师到企业寻找创新项目,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创平台,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开展“专创融合”,鼓励老师创办企业,实行课时减免,设立创业基金,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成为学生培育的导师和创新师。
近四年,9人次荣获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0余名老师荣获省级技能大赛、教学比赛等赛项一等奖,位居全省第一。建设省级名师空间课程16门,创客教育资源库注册人数19264人,点击量达到297万。在山河智能等12家企业建立了教师工作站,认定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5个。
3.创客四季,融合人才培养全过程
聚焦创客人才培养,突出主旨,系统设计“入学季、成长季、实践季、毕业季”等创客活动,陶冶创新情趣,提升创新能力,由认知、感知、行知到悟知,知行合一,打造创客工匠培养体系(见图5-5)。
图5-5 创客工匠培养体系
一是入学季,新生入学时开展为期一周的创客节,现场展示创客作品,开展创客社团活动,培养创客行为兴趣,形成对创客的感知。二是成长季,组织创客训练营、创客沙龙、创客节,开展劳动教育和“三下乡”活动,促进对创客的认知。三是实践季,进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遴选,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在顶岗实习期间完成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对创客的行知。四是毕业季,学生毕业时进行创客成果展示、表彰优秀创客、颁发创客勋章、举办创客大讲堂等,提升对创客的悟知。
近四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注册项目12000个以上,每年参与学生达6000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创新创业获奖数达1000余人。“苔之梦”等三个社会实践团队获评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千校千项”优秀团队案例。共有553名学生因创新、技能竞赛获置换课程学分。共举办创客成果展5届,表彰优秀创客47名,12人获得创客勋章。
(三)量化五育融创,落实“创文化”育人评价
全面落实“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原则,将“创文化”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建立“家国情怀(德)、学业成就(智)、健康体魄(体)、匠人技艺(美)、劳模精神(劳)”5个一级指标,“政治素养、学业成就、身心健康、审美表现、劳动养成”等15个二级指标和对应135个监测点构成的“五育融创”学生评价体系,建立由“数据采集系统、评价指标与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报告”构成的大数据综合素养平台。
综合素养平台提供学生评价数据整合、预警分析、信息查询与发送、查询权限等全数据全息评价服务,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学生学期、学年量化评价报告并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为学生呈现,形成学生创客画像,达成学生综合素养成长的全域关照。
图5-6 五育融创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