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周时代的衣食住行-《西周史》探索

西周时代的衣食住行-《西周史》探索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贵族的男孩到成年,就要举行冠礼,授予成年的“字”。一九六六年洛阳庞家沟西周王室墓中出土“人形铜车辖”,铜人屈膝而坐,头戴网状套发之冠,上身穿“衣”,下身穿前面折裥的“裳”,由此可见当时一般服装式样。周人的主要粮食是稷,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稷神。黍也是周人常吃的粮食,比稷贵重,常用以招待宾客。周人常以“稻粱”连称,以指较贵重的粮食。这当是西周以来相传的礼制。但是一般人民仍然大多住于半地穴式居处。

西周时代的衣食住行-《西周史》探索

古人束发受冠,把头发盘结在头顶上,安上笄,戴上冠,冠具有套住发髻的作用。当时所戴帽子,有冠、弁、冕等种。冕是王公诸侯的首服,冠是贵族常戴的首服。贵族的男孩到成年,就要举行冠礼,授予成年的“字”。按照古礼,男孩生下三月,父亲要给予“名”,到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由宾客给予“字”。举行冠礼时,要先后三次加“冠”和“弁”,首次加“缁(黑色)布冠”,表示从此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再次加“皮弁”,表示从此有参与狩猎和参加战斗的责任;三次加“爵弁”,表示从此有参与祭祀等礼仪活动的资格。同时上身穿纯(“纯”读作“黗”,黑色)的“衣”,下身穿(浅绛色)的“裳”。“衣”和“裳”是贵族常穿的服装。上身所穿的“衣”,右衽,从胸前围包肩部,这是从商代到战国流行的服装,从商代石刻人像到战国木俑,大体相同。“裳”的形制,如同现代妇女所穿的裙子,只是前面方正平整,折裥做在两侧。也有前面是折裥的。如果用作礼服,要在腰里束一幅腰围,盖在“裳”的前面。这种腰围当时叫做“”,也叫做“韨”,一作“芾”(金文都作“巿”)。一九六六年洛阳庞家沟西周王室墓中出土“人形铜车辖”,铜人屈膝而坐,头戴网状套发之冠,上身穿“衣”,下身穿前面折裥的“裳”,由此可见当时一般服装式样。《小雅·采菽》说:“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芾”是蔽膝的长幅,用皮制成,“邪幅”的式样相当于现在军人的“绑腿”。

图五十九 人形铜车辖

一九六六年河南洛阳北窑庞家沟出土。高二十五点五厘米,长十九厘米,宽十点三厘米。铜人屈膝而坐,头戴网状束发之冠,上身穿衣(右衽短衣),下身穿“裳”(折裥围裙式样),从此可见西周时代服装式样。现藏洛阳市博物馆

周人的主要粮食是稷,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稷神。稷是小米,古人或称为粟,其中特别精良的一种叫做“粱”。黍也是周人常吃的粮食,比稷贵重,常用以招待宾客。稻流行于南方,北方也有种植,但数量较少,因而较贵重。周人常以“稻粱”连称,以指较贵重的粮食。古时豆叫做“菽”,或写作“尗”,字形像豆类植物的根瘤,古人也用作粮食。还有麻所结的实,即所谓“麻子”,古时或称为“苴”,也常被用作粗粮。《大雅·生民》是一首叙述后稷传说的史诗,其中讲到:“蓺之荏菽(大豆),荏菽旆旆(茂盛貌),禾役穟穟(谷穗下垂貌),麻麦幪幪(茂盛貌),瓜瓞唪唪(结实累累貌)。”《豳风·七月》说:“十月纳禾稼,黍、稷、重(高粱)、穋(早稻)、禾、麻、菽、麦。”都把“菽”和“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当时农民生活还是十分艰苦的。《豳风·七月》说:“九月叔苴(“叔”是说收拾,“苴”是麻的结实),采荼薪樗(“荼”是苦菜,“樗”是臭椿,这是说砍臭椿作柴烧),食我农夫。”这是说收拾麻子,配合苦菜,用臭椿烧熟,作为农夫的粮食。

当时人们吃的是煮出来的饭或蒸出来的饭,煮饭用鼎或鬲,蒸饭用甑或甗。所吃菜肴,以家畜的肉类为贵,而肉类也有不同的等级,祭祀中还有“大牢”和“少牢”的不同。《国语·楚语下》记楚大夫观射父讲祭祀的等级:“天子举以大牢(牛、羊、豕),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一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羊、豕),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这当是西周以来相传的礼制。西周有列鼎的制度,从天子以下,有九鼎、七鼎、五鼎、三鼎、一鼎的等级,就是配合这种等级的祭祀礼制的。按照祭祀的等级礼制,无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都要按照自己“食”的等级,加一级举行祭祀。大夫以上按吃肉的等级,祀以太牢或少牢;士只有鱼吃,可以用“特牲”祭祀;庶人只有菜吃,可以用鱼祭祀。

“鱼”在祭祀礼制中比“肉”要差一等,其实鲜鱼是十分鲜美的食物,因而当时贵族常用各种鲜鱼作为饮酒的菜肴,以招待宾客。《小雅·鱼丽》赞美“君子”用各种鲜鱼作为菜肴,鲜鱼有鲿、鲨、鳢、、鲤等种。《周颂·潜》记载祭祀用的鲜鱼有鳣、鲔、鲦、鲿、、鲤等种。《大雅·韩奕》记载韩侯朝见周王,显父为他饯行,“肴”有“炰鳖鲜鱼”,蔬菜有“笋”和“蒲”。

《大雅·緜》记载古公亶父在周原“陶复()陶穴,未有室家”,郑玄笺:“凿地为穴,皆如陶然。”所说就是一种半地穴式居处,其底部曾经用火烧硬,如同烧制陶器一样。这种建筑技术,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曾长期采用,但是在夯土版筑技术兴起以后,这种制作“陶屋”的技术就比较落后了。周人在建国之后,就用夯土版筑技术建筑宫室,灭商以后大兴土木,大建宫室。但是一般人民仍然大多住于半地穴式居处。我们在考古工作中,在沣西张家坡发现了十五座西周早期的半地穴式居处,在河北磁县下潘汪也发现五座半地穴式居处,都是单间,面积都很小,最大也不过十平方米。建筑方法是,先挖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的地穴,深一米或二米以上,在地基上涂草泥,经火烧硬,既可防潮,又可使基址光滑平整,然后以穴壁为半墙,在房内和周围墙外分掘大小柱洞,以便立柱,上盖草屋顶,同时中间挖有大柱洞,立有作为全屋中心的主要支柱。另有灶坑设在一角,有火道通到房外。也还有窖藏生产工具的圆穴。

图六十 沣河西岸张家坡和客省庄发现的西周半地穴式居住遗址(www.xing528.com)

至于西周贵族所建筑的宫室,在周原就曾发现宗庙和宫室的基址,请参看第一编的“周原遗址所发现的西周文化遗迹”。

当时战争的方式是“车战”,马车是重要的战斗工具,同时也是贵族常用的交通工具。西周的马车,沿用商代的形制,由轭(套在马颈上“人”字形的马具)、辕(驾车用的伸出车箱的直木)、衡(辕头上的横木)、舆(长方形的车箱)、轮等组成。商、周的马车都用独辕,辕在正中,这与汉代以后多用左右双辕的不同。马车用木制成,并有铜制配件,轴头安有“铜軎”,插在轴头的孔内有“铜辖”,铜辖有作“人”形的,木轭上安有“铜銮”。“銮”是一种铜铃,当马车牵动而行进时,铃声就响了。车箱顶上盖有车篷,称为“”,通作“幎”或“幂”。西周贵族十分重视车和车饰,作为等级身份的标志,周王常以车或车饰如轸、较、轭、衡等赏赐大臣。赏赐的车有“金车”、“驹车”的差别。毛公鼎、番生簋、吴方彝、师兑簋、牧簋等,都讲到赏赐物品有“虎”,九年卫鼎又讲到裘卫以裘、(猭)“”送给颜氏有司寿商,可知“虎”是用虎皮制成的车篷,(猭)是用猭皮制成的车篷。

马车所使用的马,都带有络头的马具,叫做“攸勒”或“革”。毛公鼎、吴方彝等,都讲到赏赐物品有“马四匹攸勒”,“攸勒”就是用皮革制成的络头马具。《小雅·蓼萧》说:“既见君子,革冲冲,和鸾(銮)雍雍,万福攸同。”“攸”、“”两字都是“鋚”的通假,“攸勒”或“革”,都是用皮革制成的络头马具,上面有铜片或贝的装饰,冲冲是形容这种装饰的耀眼。

图六十一 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號国墓M1727第3号车复原图

车身各部位名称(见《考工记》等)

图六十二 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西周晚至东周初车马坑

这时的水上交通,已用舟楫或木排。《邶风·谷风》说:“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方”是木筏。《大雅·棫朴》说:“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淠是舟行貌,“泾舟”是指泾水上航行的船,“烝徒楫之”是说众多船夫划着船,这是描写周王统率六师出征的情况。但是一般人民乘坐船的还不多,多数人渡河是徒步涉水而过,甚至大川都是涉水而渡的。《周易》的“需”卦、“同人”卦、“大畜”卦、“益”卦、“中孚”卦的卦辞,都说“利涉大川”;“未济”卦六三爻辞、“颐卦”上九爻辞等,也都说“利涉大川”,“谦卦”的卦辞又说“用涉大川”,“颐卦”六五爻辞又说“不可涉大川”,说明当时周人渡大河常是徒步涉水而过,因而《周易》所说“利涉大川”的话特别多。“大过”卦上六爻辞又说:“过涉灭顶,凶,无咎。”《象传》又说:“过涉之凶,不可咎也。”为什么徒步涉河、灭顶而死,虽是凶兆,却不可认为是涉者的“咎”,因为这不是涉者的过失,而是涉者限于环境和设备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