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是武德的基本原则。崇德是尚武的前提,尚武是崇德的反映,通过崇德尚武,最终要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历代习武之人在实际行为中总结出来的武德,广泛吸收了各种优秀道德意识,包含着以下的基本内容。
(一)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为武之道,以德为本,而德之首要在于忠于国家民族。历代武林的仁人志士均视“寸寸山河寸寸金”,“甘心赴国忧”。如少林寺有歌诀道: “罚惩恶歹忠国家,永为民族功绩创。”洪家拳昭告弟子: “吾宗之练习此术乃有爱国思想存于其间。诚肯筋骨废弛,不能报国;东海可移,此志莫易;磨炼筋骨,留以有待。”古代的众多名将,如秦之王翦、西汉的李广、南宋的岳飞、明代的戚继光等,他们不仅是身怀绝技的武艺家,而且都是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这都是武术爱国精神的最好展现。今天,无论是作为军事用途的武术技能,还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项目,在整个习练中也依旧贯穿着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武术指导思想。学习武术的宗旨是为了强健身体,掌握武技为人民服务,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绝非持艺为非作歹、损害群众利益。
(二)仗义行侠,济民危困
传统武林推崇“义”,践行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将仗义行侠看作习武之人的本分。武林中所倡行的“义”,就是主张正义和伸张正义,其行为表现往往是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时能挺身而出、勇担重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敢于为扫除奸邪、惩办豪强而奋不顾身,能为了扶弱济贫、解困救厄而不计得失。惩恶除霸、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武艺高强的侠义之士也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所谓“永为百姓解困苦,普度众生扶危困”,“惩制恶霸和歹徒,解救黎民济良善”正是武德中对济民扶困的肯定。
(三)遵规守纪,不斗凶狠
提倡武德,首先应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国家宪法及相应的一切法规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反对以武犯禁。有了一定的武术技能,不能逞凶斗狠、无事生非。凡是持技欺人甚至为非作歹之流,武林是不容许他们的,轻则加以责备,重则逐出师门、严惩不贷。少林即严正宣告: “有技无德者,非少林之徒!”并谆谆告诫武僧: “功成之后莫轻使,持技欺人忘德行。”(www.xing528.com)
(四)谦敬守信,宽容忍让
武林中讲究与人交往中待人要恭敬有礼。无论习武者之间,还是与其他人之间,都应该以礼相待、有礼有节、平易近人、谦虚诚恳,不能出口不逊、得意忘形、败坏武德。拳谚有云,“天外还有天,一满即招损”,“让人一掌理不亏”。《苌氏武技书》也说: “凡是恭敬谦虚,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少林派则倡导“宁可受人打,绝不先打人”,“绝技只对暴客施,若逢良善莫出把”。咏春白鹤拳《习武戒约》提出“持四善、懔十戒”: 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戒好斗、戒好胜、戒好名、戒好利、戒骄、戒诈、戒浮夸逞能、戒弄虚作假、戒挑拨离间、戒为非作歹。十戒中有一半与要求谦虚有关。武林行家更是注重言行谨慎谦逊,谨守“不可轻显其技,不可妄论他人短长”之训言。
(五)尊师敬长,睦邻友善
尊师敬长是武林中必需的伦理礼仪。弟子在师长面前,言行须恭敬谨慎,即使弟子日后技高艺精,也不得在师长面前狂傲无礼;师长也必遵师德,关心和呵护弟子,传授技艺时自己要“诲人不倦”,要求弟子要“学而不厌”。对师兄、师弟、朋友,也有必遵的礼仪,以区别长幼、相互尊重。咏春白鹤拳总结出“五顾”: 一顾己体,二爱学弟,三睦邻里,四知高低,五敬师长。要求练武之人要很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不可急于求成,需知欲速则不达。还要关怀爱护后来学习之人,启发帮助引导他们,要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乡邻同事和睦相处,正确处理睦邻关系,不可恃强凌弱,还要尊敬老师和长辈,在武林同仁中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共同研习武术的良好风气。
(六)勤学苦练,精益求精
历史上在武术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必是拳不离手、朝演夕练,必是意志坚强、不怕困难、勤奋坚韧、百折不挠之人。凡是到少林寺参观的人,看了练功堂里武僧站立的地方陷下去几寸深,无不为他们勤奋艰苦的练功精神所感动。少林寺歌诀也展示了这一点: “七十二艺须苦练,春夏秋冬不休闲。每天练习数百遍,持恒定然成好汉。”拳谚也云,“要想武艺好,从小练到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艰难竭蹶,玉汝于成”。中国武术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所能穷尽,必须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才能使武艺精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