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相同,都是以身体运动为特征,以强健体魄为共同目标。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武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和技术风格,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紧密相连,追求实用制胜,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以最有效的攻击,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其技击的特性显而易见。武术在后来发展演变为一项体育活动,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目的在于战胜对方,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打中对武术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并要求佩戴护具。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它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运动有所变化,就整套技术而言,仍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核心,其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
(二)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和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不同器械和不同拳种其技术风格、练功方法、基本动作、套路结构、技击特点、运动量等都不尽相同,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长拳、少林拳等长击类拳术和技击搏斗等形式非常适合青少年练习;太极拳、八卦掌等内家拳术和推手、站桩等则适合中老年人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形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徒手练举、练功。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武术受时间、季节限制小,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www.xing528.com)
(三)整体统一的运动观念
中华武术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整体观,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