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中护佑着中华儿女一代代地滋生和成长,且泽被临国,有着非凡的成就。在中医文化中,那些有名或无名的医学家,以出色的胆识探索试验,以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以高尚的医德悬壶济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一)扁鹊
扁鹊(前407—前310 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人们借用上古神话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并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据说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 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敷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蔡桓公的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其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需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二)华佗
华佗(约145—208 年),又名勇,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潜心钻研医术,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发明了麻沸散辅助外科手术,被人们尊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他还创制了“五禽戏”体操,发展了医疗体育。后因忤逆曹操被杀。华佗著有多部医书,现都已散佚,但他医术高超的声名世代流传了下来。
(三)张仲景(www.xing528.com)
张仲景(约150—219 年),名机,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人,东汉医学家。他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喜曰: “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陶弘景说: “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唐代医家孙思邈说: “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医书。
(四)孙思邈
孙思邈(约581—682 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精通老庄及诸子百家之说,亦好佛典。后来立志学医,屡次拒绝征召,不慕荣利。他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被后世合称为《千金方》,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五)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 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蕲春)人,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学家。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学习。李时珍38 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3 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学术书籍800 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时30 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推动了方剂学的进一步发展。书中收载各类附方11000多个,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临床各科,治疗范围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丸散膏丹各类剂型俱全。其中有些方子是李时珍从民间收集的珍贵秘方,有些是他经过临床检验研制的新方,规模庞大,收录完备,堪称“方剂大全”。《本草纲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药学和方剂学结合起来。结合药物去研究药方,每一味药物之后都有附方。这就对药物的功用性能有了更直观的展示,也揭示了方剂的作用原理,既科学又实用。《本草纲目》首次提出大脑为思维器官的观点,推翻了几千年来以心为精神之主的错误观念,是对中医医学理论的重大贡献。书中还涉及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等许多领域的科学知识。因此,《本草纲目》既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16 世纪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它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被达尔文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