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生产获得长足进步,书指导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获得长足进步,书指导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生产除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园圃业、林业、畜牧业、蚕桑和渔业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棉花已传入长江流域,油料作物更加多样化,种蔗和种茶已发展成农业生产的重要部门,蔬菜和果树种类大大增加,花卉栽培发展很快。这本书记载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经验,专门用来指导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元代的第三部重要农书是维吾尔族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以月份为顺序,记述全年各个时节的农业活动。

农业生产获得长足进步,书指导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证据,中国农业已有八九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农业产生以来,它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经验,形成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母系氏族时期,中国境内居住着众多不同的氏族和部落。《易经》《淮南子》和《史记》等古书中都记述了神农氏发明耒耜和播种五谷的故事。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是养蚕的创始者。后稷是周族的祖先、种植农作物的能手,被奉为谷神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以种植粟为代表,长江流域则以种植水稻为代表。从河北磁山和河南新郑裴里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的农业工具和谷物遗存向我们证明,我国的农业有着近万年的发展史。

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内容涉及农作物的生长、收成、天气情况、粮食储藏等,还出现了稻、禾、稷、粟、麦等农作物名称。根据金文、《尚书》、《诗经》等古文献中的零星记载,周代在耕地整治、土壤改良、作物布局、良种选育、农时掌握、除虫除草等农业技术方面都有了初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的出现,以及农田水利事业的发达,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真正到来。而铁犁的出现,更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推行铁制农具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深耕多锄和多粪肥田等措施,为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传统奠定了基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和农业生产重心始终在北方,是北方传统耕作技术形成体系和趋于成熟的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是当时全国农业的先进地区。农业生产除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园圃业、林业畜牧业、蚕桑和渔业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西汉中期以后已普遍使用牛耕,并逐步推向全国;传统农具如耦犁、耢、耙、耧车、风扇、转磨、翻车等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如在种植制度上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轮作倒茬方式;在耕作技术上则以抗旱保墒为中心,形成耕—耙—耢—压—锄相结合的耕作系统,并出现了“代田法”和“区田法”等特殊抗旱丰产方法;施肥改土更受重视,出现了穗选法和类似现代混合选种法等选种技术,并培育出许多适应不同栽培条件的品种。同时,农学著作成就突出,如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www.xing528.com)

隋唐、宋元时期,我国农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在技术成熟、品种不断丰富的基础上,主要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兴修水利工程为主。同时,农业的发展和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代中期南方农业发展迅速。唐代晚期南方水田已普遍使用先进的曲辕犁(也称江东犁),元代又发明了中耕用的耘荡,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体系;还有秧田移栽、烤田、排灌、水旱轮作稻麦两熟复种制的逐渐普及,以及讲究的积肥和用肥、作物地方品种的大量涌现。以上技术成就标志着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另一表现是农作物品种非常丰富。棉花已传入长江流域,油料作物更加多样化,种蔗和种茶已发展成农业生产的重要部门,蔬菜果树种类大大增加,花卉栽培发展很快。另外,畜牧和渔业发展快速,反映农业成就的农学著作种类空前增多。唐代农书中,陆羽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晚唐韩鄂的《四时纂要》重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如对中国最早种茶树、种菌子、养蜂以及多种药用植物栽培等技术的记载;唐末陆龟蒙的《耒耜经》既是一部最早专论农具的书,也是首次涉及江南农事的著作;另外,唐代的《司牧安骥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兽医专著。宋代农书主要有南宋陈旉的《陈旉农书》,是现存最早反映江南农业生产的一部典型的地方性农书。元朝统一后,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三部著名的农业方面的书籍: 《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又名《农桑撮要》)。《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由国家组织编写的农书。这本书记载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经验,专门用来指导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王祯农书》是元代第二部重要农书。元代的第三部重要农书是维吾尔族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以月份为顺序,记述全年各个时节的农业活动。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在全国已得到充分发展,但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由于耕地面积的扩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多地少日益成为全国性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当时通过开垦新地,引进推广新作物和高产作物,依靠精耕细作传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法,促进农业继续发展。明清时期农学著作的种类和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也是现存农书最多的时期,多达300 余种,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胜过以往。明清时期有两部大型的综合性农书,一部是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另一部是《授时通考》,是由清朝乾隆皇帝下令编写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大型综合性官修农书。

悠久的农业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农学和农业技术知识。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很多,在上述简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以下两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