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非子哲学思想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韩非子哲学思想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后世称其为韩非子,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韩非子在哲学上,韩非把老子的“道”解释为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客观规律,“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韩非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性善论”,认为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人和人的关系是相互利用。A.是非之心B.进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恶之心4.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是()。

韩非子哲学思想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韩非(约前280—前233 年),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新郑)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后世称其为韩非子,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国力很弱,经常受邻国的侵略,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国强兵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大加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于是和姚贾一起进谗言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子

哲学上,韩非把老子的“道”解释为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客观规律,“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意思是说,道是万物生成的根本动力,是万理构成形式的总汇。天地、日月、五行、四时等自然现象和社会活动,无不受“道”的支配,肯定了“道”的物质实在性。他还指出,“道”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意思是说,如今道路虽然不可以听闻看见,但圣人拿显露出来的功效来显示它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道路虽然都不一样,也看不见摸不着,但有人走很好的道路就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有人走不好的道路就得到不好的结果,所以,道路是存在的,不能因为道路看不见摸不着就否认道路的存在。这就克服了老子的“道”的神秘性。韩非坚决反对崇拜鬼神和ト筮、占星、择日等迷信活动,认为“龟 鬼神,不足举胜;左右背乡,不足以专战。然而恃之,愚莫大焉”。意思是说,卜筮鬼神不足以推断战争胜负,星体的方位变化不足以决定战争结果。既然如此,却还要依仗它们,没有什么比这更愚蠢的了,表现出其可贵的无神论精神。

韩非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性善论”,认为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人和人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父子、夫妻、君臣之间,都各有利害关系。君主应该利用人愿意趋利避害的心理,以赏罚来驾驭臣民,治理国家。这样,他就为自己的法治理论找到了人性论上的根据。韩非所揭示的现象是存在的,但那只是剥削阶级属性。韩非把它扩大为普遍的人性,这就不可避免地跌入了唯心主义泥坑。

法制思想

应该肯定的是,法家思想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力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阅读经典】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上善若水》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8.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

9.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墨子·兼爱上》

10.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韩非子·喻老》

【资源推荐】

1.传记历史片《孔子》,2010 年上映,由胡玫执导,周润发等主演。

2.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之《孟子的智慧》,傅佩荣主讲。

3.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之《老子与百姓生活》,姚淦铭主讲。

4.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之《我读经典》(六)解读《韩非子》,孙立群主讲。

5.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之《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主讲。

【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 )。

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

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

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恶之心

4.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是( )。

A.义 B.仁 C.礼 D.智

5.荀子以( )作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后学可以超过前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孟子以( )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www.xing528.com)

A.人性恶 B.人性善 C.人性无善恶 D.人性有善恶

7.“兼相爱,交相利”出自( )。

A.《墨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老子》

8.在对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张( )。

A.人性善 B.人性恶 C.人性无善恶 D.人性有善恶

9.礼是用来( )。

A.协和感情 B.区别等级 C.使人亲近 D.相互尊敬

10.中庸的核心思想是( )。

A.中立 B.平庸 C.中和 D.保守

二、多选题

1.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

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荀子》

2.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 )的君子。

A.明人伦 B.修身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3.以下言论中属于孔子讲学内容的是( )。

A.为政以德 B.以礼治国 C.有教无类 D.事异则备变

4.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 )三个部分。

A.生产劳动 B.道德教育 C.文化知识 D.技能技巧培养

5.下列属于《韩非子》中哲学寓言故事的是( )。

A.卞和献玉 B.一鸣惊人 C.扁鹊治病 D.自相矛盾

6.《大学》强调的是( )的统一。

A.知 B.情 C.意 D.行

7.下列属于《吕氏春秋》哲学寓言故事的是( )。

A.刻舟求剑 B.掩耳盗铃 C.杞人忧天 D.塞翁失马

8.道德是( )。

A.政治的核心 B.教育的根本 C.社会的风气 D.教育的过程

9.韩非子的著作有( )。

A.《孤愤》 B.《五蠹》 C.《师说》 D.《说林上》

10.墨子的思想主张有( )。

A.兼爱 B.非攻 C.尚贤 D.节葬

三、判断题

1.墨子的思想中,对人很重视,关心天下民众的疾苦。( )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老庄思想。

( )

3.“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

4.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译为: “所谓仁,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行得通,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行得通。”(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论语》中的名句。( )

7.孔子说: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是说只要有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一定有像我一样忠诚讲信用的人,但是不一定有如我一样喜欢学习的人。( )

8.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

9.“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句中悌,本义敬爱兄长,亦泛指敬重长上。( )

10.《论语》以“学而”开篇,在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统领全篇的地位和作用,一向为学者和读者所重视。( )

四、思考练习

1.有人曾将柏拉图与孔子作比较。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能否在一个或几个侧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2.简论老子与庄子思想的联系与差别。

3.简论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4.简述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

【实践体验】

实践项目一 “义和利”专题讨论会

实践项目二 阅读“哲学经典著作”,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