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歌谣
原始歌谣在民众日常生活中产生,是集体口头创作的。现在留存的主要有《蜡辞》《击壤歌》《卿云歌》《南风歌》《弹歌》等。从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勾勒出原始歌谣的特点:
内容上是对当时的劳动生活进行描绘和歌颂。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写出了人们砍削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投击野兽的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质朴简略的原始猎歌。最早的诗歌,往往与原始的祭祀和宗教仪式有关,是一种集诗、乐、舞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如《礼记·郊特牲》中保存的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此为年终腊祭百神时的祝词,它喝令水土草木各归其所,昆虫不兴,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实际上歌谣具有咒语的性质,被当作向自然作斗争的武器,语辞坚决而凌厉,表现了先民战胜自然灾害,夺取丰收的愿望,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意识。歌谣语言极为简朴,形式上以二言、三言或四言为主,艺术上多为粗线条大笔勾勒。歌谣句式单一,节奏重复,反映了先民们俭朴的生活。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如地震、洪水、生老病死等,人们幻想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把自然物、自然力和社会力加以神化和人格化,就产生了神话。因而,神话是人类认识发展初始阶段的产物。(www.xing528.com)
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等著作中。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瑰丽的幻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
首先,古代神话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黄土作人”、燧人氏钻木取火、仓颉造字等故事。这种伟大的创造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和灾难,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精神。如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等神话中的主人公实质是人类的保护神。他们正视现实的灾难,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了自然灾难。另一方面,他们对百姓个体生命爱护尊重,给人们带来了祥瑞和安慰。这些神话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人推崇的英雄先贤们都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具有救民济世、舍己为人的博大情怀。
最后,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面对困难的反抗精神。如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是何等的壮烈! 它所象征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性格,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