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共同语的分支和变体。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作基础方言。
某一方言形成共同语是与这一方言所属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密切相关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北方话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宋代话本、元朝戏曲杂剧、明清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用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方话也通过这些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五四运动”以后众多的白话作品也多由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的流传更加扩大了北方话的影响力,北方话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历史的必然。辽、金、元、明、清以来的800 多年,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国音”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目前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一)北方方言
也称官话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北京、天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二)吴方言
也称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分布在上海、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地区、浙江的大部分地区。
(三)湘方言
也称湘语,代表话是长沙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www.xing528.com)
(四)赣方言
也称赣语,代表话是南昌话。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东北沿长江地区和南部除外)。
(五)客家方言
也称客家话,代表话是广东梅县话。客家方言是因古时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而形成的,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海外华人社区也有客家话分布。
(六)闽方言
也称闽语,主要分布在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部分、广西的少数地区及台湾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地,东南亚一带华人社区分布也较为广泛。闽方言是各方言中内部差异最大、语音现象最复杂的一个方言,又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
(七)粤方言
也称粤语,代表话是广州话。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的约一百来个县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美洲、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也有广泛分布。
方言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既是多元地域文化承载者,也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它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具有语言化石的价值。在社会统一、交通发达、文化交融日益频繁的今天,方言之间的差异日趋缩小,并迅速向普通话靠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