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探讨了这种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呈现了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设计的作品。经过长时间结构模型设计和搭建经验积累,我们对这类结构的现实应用也进行了许多思考、探索和尝试。结构的实际应用不同于开放性的设计与探索,需要兼顾力学与美学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结构的材质、稳定性、受力情况等特点。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通常需要对结构进行相应调整,改变部分单片、单件乃至结构基元,有必要时可以增加连接器。当结构作为外立面或装饰时,需要考虑设计的美观程度和完整程度;当结构作为建筑的承重部件时,则需要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充分考虑受力情况。
如果说设计结构是技术创新工作,那么搭建结构的过程就是改进结构和深度优化结构的工作。对于应用实践,我们不得不考虑多个层面的因素。首先,结构设计需要寻求一种相对经济的方式,一旦材料和搭建变得非常昂贵甚至难以负担,应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其次,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选择和材料特性,以便调整和优化结构的受力方式,减轻结构重量,并计算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另外,还要考虑结构的搭建和建造是否便利,建造时长需要多久。如果搭建过于复杂、难以操作,建造时间成本过于高昂,那么就会降低搭建的效率,且违背了我们希望一些非专业人士也可以参与到搭建当中的初衷。从结构设计到结构实践是一个漫长而又令人兴奋和期待的过程。为了能够在实际建造中发挥结构的特点,达到使用结构的目的,我们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结构。
建筑是一门关于空间的艺术。我们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几何特性,将它应用于实际建筑搭建会赋予空间一种特殊的几何美感。这种几何美感不局限为某种抽象的讨论,而是可以在各种应用中切实地体现出来。目前,我们设想了一些可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家具、亭子、教堂、楼宇、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空间等。(www.xing528.com)
应用构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