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起点在哪里,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如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等认为儒家、道家与法家诸子的教育观中即蕴含着通识教育思想[1];武汉大学冯惠敏教授以清末民初为起点,梳理了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概况[2]。通识教育作为一个舶来概念,虽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但从西方引入中国并进行系统实践先后有两次。
第一次实践是民国时期,通识教育(当时也称作通才教育)曾被蔡元培、梅贻琦、潘光旦、朱光潜等教育家引入中国的大学教育并进行实践[3],提出了“培养学生之完全人格,体智德美四育和谐”“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等一些著名论断。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校全面学习苏联建立了专才教育培养模式,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几乎“销声匿迹”。
第二次实践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通识教育开始再次出现在一些研究者和管理者的视野中。如1987年即有文章介绍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4],1988年杭州大学张维平的博士论文研究的就是《高等学校中的普通教育》,1989年杨东平教授出版了专著《通才教育论》[5]。在国际交往中,一些大学领导也开始接触到通识教育理念,如前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在文章中谈到,1988—1990年多次参加国际教育会议及对外交流活动,感受到“通识教育与人文精神是当今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关心的热点”[6]。20世纪末,海峡两岸和香港多次召开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7],使国内大学的管理者开始更多地接触和了解“通识教育”。这些无疑都促进了通识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等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各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至此,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过分强调专才教育而中断了近半个世纪的通识教育再次拉开帷幕,与中国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辅相成,引发了高等教育深刻而全面的变革。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旧制教育的全面改造,民国时期教育的历史继承性和当今的影响力微弱,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应该从1995年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