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育国际一流英才。素质教育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呼而起、久盛不衰,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深刻而全面的变化,从教育思想、育人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影响深远,意义巨大。未来,高等教育的知识性还会不断弱化,学习科学的不断进步还会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解放学生的大脑。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对人的道德自律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工作仍将任重而道远。此种背景下,大学素质教育在中国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有主动担当、有效作为,这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明晰地位,形成抓手,营造符合一流大学之道的大学素质教育育人场域。一方面,应明确大学素质教育在一流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是一流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素质教育是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保证。应突出大学素质教育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应将大学素质教育打造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不是辅助阵地,不是游击阵地。在此方面,教育主管部门、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具体办学者应加强认识、形成共识、明确方向,应进一步开展一流人才培养规律的大讨论,进一步开展大学素质教育对于一流人才培养影响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扩大宣传、增进影响、形成规范,真正让大学素质教育成为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
另一方面,应切实将大学素质教育工作落实到课程体系中。要明确大学素质教育概念的内涵、外延,规范大学素质教育相关概念的使用,促进大学素质教育相关概念的具体化、统一化,避免过度扩大大学素质教育的概念边界,避免出现概念过多、概念模糊、概念重叠等问题而使教育管理者具体工作开展无所适从。要明确形成大学素质教育概念的现实抓手,将大学素质教育相关工作落实到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之中。避免因没有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保障,出现激情式、口号式、点缀式、临时性的各类大学素质教育活动。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营造氛围浓厚的大学素质教育育人场域。要在各高校营造重视大学素质教育、支持大学素质教育的环境氛围。要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也要形成常态化的、多线课堂相互交织融合的、有效的、立体的育人场域。
第二,突出自信,凸显特色,形成符合一流大学之道的大学素质教育基本理念。《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特别指出,要“坚持以中国特色为核心,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并充分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6]这其中,大学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突出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传统的“三个自信”之外,特别增加了“文化自信”,这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没有文化自信,就会盲目追随全球化和国际化浪潮,盲目推崇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出现“失根” 现象,跟在别人后面“照葫芦画瓢”,无法真正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一流大学的大学素质教育工作更应增强自信,尤其是涉及政治制度、思想品德、文化传承等方面,应凸显自信,有效探索社会主义大学的素质教育办学路径。此外,应逐渐将文化自信有意识地上升为文化自觉,大学素质教育在此过程中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比如,日本一流大学建设也经历过从模仿借鉴到本土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形成的重要过程。当前,很多日本年轻人甚至并不愿意到海外求学,他们认为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甚至要好于国外大学,这可以认为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形成的表现之一。
另一方面,要寻求本土突破,办出本土特色。如果只有本土自信,但办学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那就可能变成盲目自信,甚至夜郎自大。中国的大学素质教育,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必须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寻求本土突破,办出本土特色。其核心,一是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汲取营养,二是继续向深厚的历史文化寻求支持。同时,尤其要注意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及时进行总结发掘。(www.xing528.com)
当前中国正式开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源于经过改革开放至今的不懈奋斗,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建起了“高原”,这其中也必然有大量本土经验和特色值得探究。下一步,大学素质教育在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深挖本土特色方面责无旁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传统国际发展的赛场上,规则别人都制定好,我们可以加入,但必须按照已经设定的规则来赛,没有更多的主动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的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2017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学会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中国化翻译方案,这是本土自信逐渐形成的体现。未来,应加强研究,继续深挖中华传统文化,深入探究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本土大学素质教育理论、方法和课程体系。正如谢维和教授所认为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责任“就是形成和总结出我们中国独特的办学思想和理念”。[7]
第三,质量监控,教学相长,重塑符合一流大学之道的大学素质教育师生共同体关系。一流大学之道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核心。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重科研轻教学等错误理念的甚嚣尘上,传统的较好的师生共同体关系被破坏。与此同时,传统的师生共同体关系也存在并不完全适应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某些方面,需要重新改造。重塑符合一流大学之道的师生共同体关系,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严把师资质量关。既要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甄别,也要注重教师德行的把握。在中外高等教育办学历史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之道的核心要义。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相长”,一些新的学术思想往往就发端于师生对话碰撞和深层互动。但近年来,一些功利性目标逐渐取代了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并占据了上风。一些学校中“课堂危机”出现了,师生关系问题出现了,师生共同体关系破坏了,教学学术的文化也破坏了。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文化素质与品德素养建设。要求学生要德才兼备,那教师则更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样才可能以上率下,推动大学素质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倾向。要出重拳切实改革各类功利性指标,把教师从评估的枷锁甚至囚笼中放出来,给他们充分按照自己所学、所长、所想施展育人才华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营造更为融洽的师生共同体关系。大学素质教育尤其要理顺关系,改变传统学生单纯“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学生们要在知识海洋里自由徜徉。但海洋也有暗礁、也有风浪。真正的知识海洋应该是师生一起下海,一起畅游,而且教师要带头下水。绝不能教师在岸上,学生在海里。比如,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的各类课程,教师自身如果没有创新创业经验,单纯鼓励和指导学生去创新创业则可能效果不佳。而且,相比于专业课程,大学素质教育往往偏软偏柔性,师生共同体关系则更难建立和维系,既需要教师更加用心和投入,也需要高等学校提供更多制度和政策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