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挖掘大学精神

大学素质教育:挖掘大学精神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素质教育是在人们质疑是否只有中小学才需要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顺应大学人才培养变革趋势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然而,人们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本质等问题尚存争议,大学素质教育内涵异化现象和背离其本质而为的现象仍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以大学精神为魂,可以很好地引领大学素质教育发展,为大学素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信念意旨和方法指导。

大学素质教育:挖掘大学精神

郭大成 孙刚成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1]“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2]它在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引领、激励、凝聚、定向和涵化作用,保障大学在合乎自身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同时,大学精神从思想文化上引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创造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学素质教育是在人们质疑是否只有中小学才需要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顺应大学人才培养变革趋势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1994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同志在当年的委属院校校长、书记会上,正式提出教学思想改革必须注重素质教育;1995年9月,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周远清同志作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提议在30所大学试点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后来实际试点了52所院校,这标志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正式起步;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实施大学素质教育正式上升为国家行为。(www.xing528.com)

近20年来,在大学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引领下,中国大学在人才培养观念、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提升。然而,人们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本质等问题尚存争议,大学素质教育内涵异化现象和背离其本质而为的现象仍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大学素质教育的内涵需要与时俱进,其发展更需要借助大学精神实现跨越。以大学精神为魂,可以很好地引领大学素质教育发展,为大学素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信念意旨和方法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