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经历了“三注”→“三提高”→“三结合”→“战略主题”的过程,这显示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也显示了素质教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
1994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针对时弊,提出“三注”,即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提出“三注”,主要强调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与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或者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高素质的养成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不能离开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孤立地讲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注”的提出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引入高等教育。
1998年以后,随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文化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推广和提高的阶段。针对这个阶段的形势,提出“三提高”: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学校品位,特别是文化品位。“三提高”的提出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纳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拓展、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2005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0周年,我们又进一步深化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出应着重做到“三结合”,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今天,《教育规划纲要》中把素质教育提高到“战略主题”的高度。战略主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点:第一,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第二,从长远来说,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涉及民族素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www.xing528.com)
总之,提出“三注”,是对原来偏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突破;重视“三提高”,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又一次升华,也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探索的途径和目标;做到“三结合”,是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结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路径;提高到“战略主题”,关涉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关涉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注释】
[1]本文系作者2010年11月27日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摘录,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2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