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随着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广泛开展起来。济民乡苏维埃政府贯彻执行右江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暂行条例》,于1930年开始在部分乡村进行土地革命。主要做法是开展土地革命宣传,宣布土地归苏维埃所有,使用权归原有土地之农民,没收地主豪绅土地分配给人民群众。
(一)做好土地革命宣传工作
济民乡苏维埃政府组织骨干认真学习红七军政治部编印的《土地革命》小册子,明确土地革命的意义,认识“贫农雇农是乡村无产阶级……他们是土地革命的主力。中农(多半是自耕农)常有降落为贫农雇农的危险,他有保持土地和废除捐税的要求,他是可靠的土地革命的同盟者”[42],了解土地革命的策略。
济民乡苏维埃政府运用各种形式,如发布告、发传单、编印小册子、写标语口号等,在群众中大力宣传土地革命的意义和政策。济民乡苏维埃政府把红七军政治部编印的传单《我们的主张》《土地法宣传大纲》发到各村,同时在各村写标语口号。
济民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黄元春、乡赤卫队队长陈忠烈利用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土地革命的政策。下面通过一位参加学习的同志留下的笔记来看看他们学习土地革命的内容。
没收土地问题:1.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2.没收一切反革命派的土地;3.没收公田公产及出佃的土地;4.结果没收一切的土地;5.土地所有权问题。
处理土地问题:1.地主的土地由原佃耕种的方式;2.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分给贫苦无地或地少农民;3.平分土地方式;4.共耕;5.哪种方式最好;6.连带的几个实际问题:(1)共耕条例;(2)农具;(3)分配中之人的标准;(4)工人分配土地问题;(5)红军家属;(6)地产;(7)移民;(8)土地不够问题。
高利贷与累进税:1.抗债与抗高利贷;2.抗税与收累进税;3.累进税之惩(征)收标准;4.契约。
结论:1.坚信乡苏维埃和群众自己能解决土地问题;2.只有向外发展,才能解决土地问题;3.富农的作用;4.彻底的破坏;5.苏维埃的任务[43]。(www.xing528.com)
通过学习,黄元春和陈忠烈明确了土地革命的意义、策略及一些特殊问题,增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信心。他们学习回来后通过各种途径向群众宣传,为济民乡土地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
(二)开展土地革命
果德县土地革命首先从赵世同的老家龙旧乡开始。1930年5月,黄书祥到果化区龙旧乡指导土地革命,先把全乡所有的地契焚毁,然后按人口平分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地主也按人口分给土地。
1930年7月,邓小平、李明瑞和张云逸等率领红七军主力在田东县平马镇一带整训,“举办为期三个月的教导队,培养连排基层干部”[44]。同年8月,邓小平和陈豪人等红七军领导“到(右江)各县检查指导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等工作”[45]。邓小平到龙旧乡检查工作时,“对龙旧乡土地改革工作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向果德县及果化区干部强调,要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动员群众搞好粮食生产,支援红军,并号召青年参加红军、参加革命”[46]。之后,果德县其他乡开始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济民乡苏维埃政府基本沿用龙旧乡土地改革的做法,具体如下:
一是乡土地委员按照职责调查全乡土地和人口,在此基础上将农村的阶级划分为地主、豪绅、富农、中农、贫农、雇农、手工业者。
二是销毁所有的土地契约和债务契据。在乡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济民乡把以前与土地豪绅签订的田地契约、借贷字据全部烧毁。
三是先由乡土地委员按照全乡贫苦无土地的农民人数制定土地分配标准,然后召开全乡农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实施。具体做法是佃耕田归佃耕者所耕,典当田归还原主,田地较多者自愿让出一部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
济民乡的土地改革是1930年6月红七军主力回师百色后开展的,分配完土地后不久红七军主力离开根据地北上。1931年2月,国民党新桂系军阀对果德、思林两地“进剿”“扫荡”,土地又被地主豪绅夺回。山营村人民群众分得土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土地第一次到了他们手里,他们喜气洋洋,享受翻身解放的欢乐,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