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陷落以后,西晋方面势力的主要动向,一方面有开国功臣荀勖之子——司空荀藩、光禄大夫荀组兄弟向各州镇发布檄文,推举身在建业的琅邪王司马睿为盟主。另一方面,驻屯梁国蒙县的苟晞则另立豫章王司马端(清河王司马覃之弟)为皇太子,驻屯蓟县的王浚亦承制册立了皇太子。
在此不稳定的状况下,最终作为晋怀帝嗣君的是吴王司马晏之孙、秦王司马柬之子——秦王司马邺,字彦旗。洛阳陷落之际,司马邺避难于荥阳郡密县,在当地与其舅荀藩兄弟相遇,一同南下,既而前往长安。此前,出镇长安的南阳王司马模及其子范阳王司马黎在刘粲(刘聪之子)、刘曜的紧逼之下投降、被杀。汉政权控制了长安,由刘曜屯驻当地。不过,西晋一方的刺史、太守又联合起来,企图重新夺回长安。当时的豫州刺史阎鼎因是天水郡人,故而拥立秦王司马邺,率军绕过洛阳,从宛县进入武关。尽管遭遇了内部反叛与强盗的侵袭,但最终进入关中,抵达刘曜已经放弃的长安城。永嘉六年(312)九月辛巳,司马邺被册立为皇太子。永嘉七年(313)四月丙午(一日),晋怀帝驾崩的凶报传至长安,壬申(二十七日),司马邺即位,改元“建兴”,即西晋第四位皇帝——孝愍皇帝。晋愍帝即位后,为了避讳,“建邺”改称“建康”,“邺”改称“临漳”。支持晋愍帝的主要力量是原始平太守麴允、原南阳王司马模从事中郎索琳等关中士人。晋愍帝将军事、民政事务全权委托给麴、索二人,但正如事实所见,此时的西晋朝廷不过是威令行于长安周边区域的地方性政权。至于其他区域的西晋宗王、军阀,只能通过授予官职的手段勉强加以联系,在外观上维持王朝的样貌。五月,朝廷将出镇建康、控制扬州地区的琅邪王司马睿进位为左丞相、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将出镇上邽、控制秦州的南阳王司马保(南阳王司马模之子)进位为右丞相、大都督、督陕西诸军事,如此一东一西,两相呼应。此外,建兴二年(314)二月,张轨、王浚、荀组、刘琨等人分别被授予三公中的太尉、大司马、司空、大将军诸职。而苟晞已于永嘉五年(311)九月为石勒所杀,王浚亦在升任大司马三个月后为石勒所杀。在豫州与晋愍帝分别,自行前往荥阳郡开封的荀组则依据愍帝的诏敕开设留台,承制管辖太行山以东的地方州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