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颖是晋武帝的第十六子,与晋惠帝同父异母,字章度。在三度出镇邺城,又三度发兵洛阳,击败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之后,司马颖终于被册立为皇太弟。而讽刺的是,在司马颖达到人生的顶点时,没落的萌芽也于此时悄悄出现。三王起义之后,与司马冏的骄奢相对,司马颖采纳了卢志的指导意见,施行了赈恤百姓等一系列措施,由此不同于司马冏,获得了好名声。但在此后,司马颖对卢志的建议充耳不闻,开始逐渐失去人心,而这也与他最终的失败相关联。人心的离散,具体表现为其幕下僚属们的相互对立,将这一过程呈现得最为清晰的,就是在与长沙王司马乂的战事中发生的诛杀陆机一事。
如前所见,陆机在一开始被司马颖拔擢为讨伐长沙王的远征军主帅。然而,对这一任命,帐内宿将们心中并不服气,不安定的氛围也由此不断酝酿。以建春门的战败为契机,对陆机由来已久的不满情绪在此时爆发,最终成都王司马颖下令将陆机处死,陆机之弟陆云也连坐而死。此事的背景及其发生经过,将大将军府(后为丞相府)内部僚属之间的对立情况呈现于表面。以下,就对此事的具体过程进行回顾。
此事的发端,是成都王所宠遇的宦官孟玖想为其父求得邯郸令一职。此事甚至连卢志都不敢提出异议,而时任右司马的陆机却坚决反对此事,云:“此县公府掾资[17] ,岂有黄门父居之邪!”自然,此事以后,孟玖便对陆机恨之入骨。而除此事以外,在当时讨伐司马乂的远征军中,孟玖之弟孟超任小督,领一万余人。尚未交战,便纵兵大掠,陆机逮捕其中主犯;而孟超率铁骑百余人直入陆机帐下,将士兵夺回,并回头对陆机曰:“貉奴,能作督不!”“貉奴”是当时对南方人的蔑称。陆机的司马吴郡孙拯劝陆机以违反军纪为由杀孟超,但陆机还是将其放走。孟超又对众人宣称:“陆机将反。”另修书给身在后方的孟玖,云陆机首鼠两端,导致战事不能速决。战斗开始后,孟超不受陆机的节度,轻兵独进,兵败身死。孟玖接到孟超的死讯,怀疑是陆机蓄意为之,因此向成都王司马颖进谗言云:“机有二心于长沙。”陆机手下善战的部将也多数对他不服气。其中,冠军将军牵秀素来谄事孟玖,他与将军王阐、郝昌,帐下督公孙藩都是通过孟玖举荐为司马颖所用,故相互串通,说陆机有二心。虽然参军王彰劝谏云:“今日之举,强弱异势。庸人犹知必克,况机之明达乎!但机吴人,殿下用之太过,北土旧将皆疾之耳。”但盛怒的司马颖充耳不闻,令牵秀逮捕陆机。
已经有所觉悟的陆机听闻牵秀领兵而来,便脱去戎服,换上白帢与之会面。陆机写信向成都王司马颖辞别,而后叹云:“华亭鹤唳,可复闻呼!”[18] 接着,牵秀将陆机及其子陆蔚、陆夏全部处死,将身在邺城的其弟陆云、陆耽及陆机的司马孙拯下狱。
陆机真迹《平复帖》(www.xing528.com)
对于成都王司马颖的处决,大将军府的僚属如江统、蔡克、枣嵩以为陆机战败,自当负其责任,受到处决。但陆机反叛一事,并无确证,不应当以此为理由诛杀陆云等陆氏一族。江统等人再三劝谏,甚至以蔡克为首的数十僚属一同拜谒司马颖,一边流泪一边请求宽恕陆云等人。司马颖一开始有所动摇,犹豫是否要加以赦免,但最终还是在卢志、孟玖等人的催促下将其全部诛杀。
陆机、陆云兄弟悲剧所产生的背景,是成都王司马颖大将军府内僚属的相互对立。以陆机兄弟的活动为轴心,不同特征人群的对立开始浮出表面。其中的代表之一,就是陆机兄弟与卢志的对立。《世说新语·方正》记有如下故事:
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机):“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陆云)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
应酬时称对方祖、父之名讳,在当时属于一种无礼的表现,卢志、陆机以此针锋相对。陆机出自吴郡陆氏,卢志出自范阳卢氏。陆机出身旧吴地区的名门,在孙吴平定后出仕西晋朝廷,以自己的才能迅速获得成都王司马颖的信任;卢志则出身河北名门,一直出仕西晋朝廷,自担任邺县令时起得到成都王司马颖的信任,这是导致双方尖锐对立的基本差异。另一方面,还存在着陆机、陆云所代表的士大夫与宦官孟玖两者的对立。如前所述,在围绕着孟玖之父任职邯郸令的问题、军中的孟超对陆机的反抗心理、孟超战死后孟玖怀疑、诽谤陆机等事中,皆能够看出双方的相互争斗。当时,成都王司马颖宠信的宦官孟玖及其身边的孟超等孟氏一族,再加上经孟玖推举而被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为部将的王阐、郝昌、公师藩等结成朋党。以司马颖的宠信与自己扶持的亲信朋党为基础,孟玖大行威权,这是两者对立的背景所在。与此事态相对,其结果就是司马颖在府内遭到士大夫僚属的批判,在外因“骄奢”饱受舆论的非难。大将军府内对成都王司马颖的批判,自陆机反对孟玖开始,接着是江统、蔡克、枣嵩等人力保陆云,最后则是对于杀害陆机、陆云兄弟的主谋——宦官孟玖的批判舆论。之后,丞相府从事中郎王澄揭发孟玖的奸行,请求成都王司马颖诛杀孟玖,从此行为中也可看出士人不断对孟玖展开批判的趋势。而最终司马颖也听从了王澄的弹劾,将孟玖处死。作为成都王司马颖下属的孟玖专权,正是司马颖将政治私权化的表现,自然受到了舆论的批评。而这一现象,与孙秀结托赵王司马伦、葛旟结托齐王司马冏,将政治私权化的情况同出一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