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元康年间,纲纪废弛,结果贿赂公行,权门势家以其地位任意欺凌。忠贤之士的仕途断绝,反之,谗邪之人则得志发达,更进一步相互举荐,出现了时人称为“互市”[17] 的“贪鄙”“浮伪”之风。
贾氏、郭氏谱系简图
在此状况下,论及权贵,当首推外戚贾氏及与之关联的郭氏。出自平阳(山西省临汾市)贾氏、于西晋初年为佐命功臣的贾充,在郑冲、王祥等上公、三公引退官界之后,与荀勖、冯、杨珧、华廙等人结成派系,与以同样受到晋武帝信任的任恺为首的庾纯、张华、温颙、向秀、和峤等人展开朋党之争。最终,贾充一党在斗争中获胜,贾充一女为皇太子妃,一女为齐王妃,姐妹皆联姻皇室。不过贾充无子嗣,前夫人李丰之女虽产有二女,但李丰被诛杀时,其女亦被连坐,被流放至带方郡。之后,特许贾充迎娶郭配之女郭槐,生贾南风与贾午。郭氏虽曾产有二男,但均夭折。长子贾黎民在三岁时,由乳母抱入阁中。贾黎民见贾充入内,喜笑颜开,贾充亦靠近逗乐。郭氏远远望见,误以为贾充与乳母私语,嫉妒万分,于是将乳母鞭杀。而贾黎民思念乳母,最终发病而亡。次子的情况亦与之类似,故贾充最终没有子嗣。太康三年(282),贾充去世,终年六十六岁。郭槐强行将贾午所生韩谧过继为贾黎民之子,以之作为贾充的后嗣。韩谧的确有贾充的血脉,但毕竟是异姓子嗣,不合礼法,所以当时也饱受舆论的批判。但在贾氏为权势之家的强大压力下,晋武帝认可了此事。于是,身为外戚的贾谧便在元康年间手握威权。
韩寿神道碑(www.xing528.com)
贾谧历任散骑常侍、后军将军、秘书监、侍中,借着贾后的威势,贾谧权拟人主,同时屋宅、器物、衣服、歌僮舞女等皆一时之选,极为奢侈。至于“贵游豪戚及浮竞之徒”,没有不谄事贾谧的。其中就包括了石崇、潘岳、陆机、陆云兄弟、挚虞、左思、牵秀、郭彰、刘舆、刘琨兄弟在内的二十四人,号为“二十四友”,为贾谧所重。贾谧、郭槐等人外出时,石崇、潘岳总是“望尘而拜”。这清晰地显示出,贾谧与“二十四友”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卑躬屈膝、后者依附于前者。在当时的贵族舆论中,对这一点也颇有批判。而另一方面,“二十四友”中的人才又如满天星斗:既有如陆机、潘岳、左思那样不仅在当时,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文人;也有如刘舆、刘琨兄弟那样在此后的八王之乱中直面晋王朝的危机,为维持、重建晋王朝而尽其心力的官僚。那么,“二十四友”的才能与舆论评价之间所存在的落差,该如何理解?可以看到,“二十四友”中的人物大多属于“寒门”。他们虽有升官发达的志向,但相对于《钱神论》《释时论》所描述的通过贿赂取悦权贵、借机发达的寒门士人,他们以自己的文学才能或实际行政能力为武器,以此获得当时的最大权贵——贾谧的青睐。此外,寒门、寒人若要出仕发达,还有另一个途径,那就是与宗室诸王取得联系,而这也正是此后“八王之乱”爆发的要因。
除贾谧之外,当时的权贵还有贾充之侄贾模、贾皇后的堂舅郭彰。尤其是郭彰,他既是“二十四友”之一,同时也是与贾谧并称“贾郭”的权贵,郭槐将其作为亲兄弟来对待。郭彰历任散骑常侍、尚书、卫将军诸职,宅邸前亦宾客填门。
贾谧、贾模、郭彰等人所在的外戚贾氏及其姻亲郭氏,确为当时权贵的核心,然而,拥有权势的并不仅仅是这两个家族。正如“威柄不一”一语所表现的那样[18] ,在晋武帝时代,就有各类权贵的存在。故恰如时人刘毅所言,接受贿赂请托的也正是这些茫茫多的“私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