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之世在太康元年(280)得以实现,但转瞬又暗云密布。很快,在太康三年(282)十二月甲申(十三日),就发生了动摇国本的大事件:晋武帝下诏敕,令齐王司马攸归藩齐国。
齐王司马攸字大猷,是司马炎同母弟,年龄相差十岁。幼年时,司马攸就被人认为“岐嶷”,长大后又有“清和平允”的评价。司马攸亲近贤人,好施、爱好经籍、有文才、尤善尺牍,为时人所仰慕效仿。司马攸的才能、名望均高于司马炎,因此为司马懿所器重。因司马师有五女而无子,故司马攸出继司马师为嗣。讨伐王凌时,司马攸从军出征,因功封长乐亭侯,司马师亡故后,他又继承司马懿、司马师之爵,袭封舞阳县侯。司马攸与司马师后妻羊徽瑜同居于别馆,侍奉后母十分孝顺。在官职方面,司马攸曾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是贵族子弟典型的升迁路径。魏晋革命之际,司马攸出任卫将军这一重任,封五等爵安昌侯。生父司马昭对司马攸也另眼相看。或者说,在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一直把司马攸视为司马师功业的继承者,常说云“(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本家大宗司马师之嗣子)攸”“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在立晋世子时,司马昭也曾中意司马攸,每见司马攸便抚榻而云:“此桃符座也。”桃符是齐王司马攸的小名。在为司马昭服丧期间,司马攸不甚悲伤,哀毁过礼,需要依靠拐杖才能起身。随侍左右进干米饭团,司马攸不受,在生母王元姬劝说后才勉强进食。(www.xing528.com)
在册立晋王世子、太子的问题上,由于何曾、裴秀、贾充、山涛的强烈反对,司马昭最终放弃了司马攸,立司马炎。晋朝建立后,司马攸获封齐王。王朝草创之际,他仍旧以卫将军之职统辖军事、抚慰内外,后进为骠骑将军、镇军大将军。咸宁二年(276),司马攸拜司空,成为三公之一,兼侍中、太子太傅。此后,司马攸在这些官职任上对朝廷事务积极献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