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江苏大剧院是一个宏大的项目,就大剧院内部制定的建筑模式和语言,需要一个一体化、非常完善的方案,有必要将很多重要因素置于大剧院的规划之内,尊重当地与其有重要视觉关系的南京河西新城的东西向文体轴线。该文体轴线的东部是南京奥体中心,中部是金陵图书馆和艺兰斋美术馆,西部是江苏大剧院和滨江公园;将江苏大剧院和南京奥体中心作为轴线的关键,赋予它们最大的吸引力,有意识地构建多样化的人行步道和视觉途径,将人流引导穿过江苏大剧院到达滨江公园和绿博园。音乐厅、歌剧厅、戏剧厅和综艺厅沿文体轴线两侧布置,面积达3.6万m2的高平台将4个演艺场馆连接成一个整体。
其次,音乐厅和歌剧厅、戏剧厅和综艺厅以规划的文体轴线为中心,按照梯形形状的场地构成“八”字形布局方案,在“八”字形的中心设置了露天广场,用以满足消防扑救和采光、通风的需要。同时使观众穿行于各场馆之间的流线最简捷,步行距离最短,极大地提高了观众进场与出场的便捷和效率(见图1-4)。江苏大剧院是一个大型城市建筑综合体,利用中庭和步行街组织空间,安排商店和为顾客服务的各种设施。沿文体轴线两侧形成商业一条街,街东侧是电影院和文化用品商店,街西侧是多功能厅(小剧场)和餐饮店、超市和小卖店。整个建筑群体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空间丰富而有变化。
图1-4 江苏大剧院总平面图(www.xing528.com)
第三,江苏大剧院的外围沿着4个方向的人行坡道直达高架平台,观众可以直接从高架平台进入各个演艺场馆,创造一个将观众提升到符号化高度的平台。同时注重这个平台的实用功能:将多功能厅、电影院、艺术馆、文博馆、录音棚等配套用房设置在它的下面;构建贯穿东西的地理轴线和视觉轴线,从而体现中国传统并且和相邻建筑建立联系;确立各演艺场馆设施采用灵活多变的、可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以及多功能原则,通过建筑物在功能方面的“韧性”,保证在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经济收益。同样,让江苏大剧院发展成为河西新城的城市花园,用这个“人民家园”带动周边的发展,并且通过大剧院的创新精神和实用价值,以及由它牵动的交通、商业、文化娱乐,为南京河西新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高架平台的设计布局极具创意,既保证了观众进出各演艺场馆在交通流线方面的顺畅,又满足了平台下各主要空间对通风和采光等方面的要求。机动车辆可以从北门和南门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场。乘机动车抵达的观众、工作人员可以从地下停车场,通过南、北综合交通厅进入各个演艺场馆。这种独特的总体布局创造了最优化的人车分流方式,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
高架平台上精心设计了各种园林小品,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在新绿丛中,山、水、烟、雾协调着江苏大剧院这座现代建筑,恰如其分地平添长江滨水又一景色。当观众穿行其间的时候,各演艺场馆在建筑艺术方面产生的视觉冲击与周围自然景观产生的舒缓作用能给观众不断创造出兴奋和回归自然的奇妙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