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和全装配混凝土结构。其中,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等可靠连接方式形成整体的装配式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连接部件、螺栓等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上的应用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为主,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筒体结构等结构类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耐久性和整体性等性能要求等同现浇混凝土结构,也称为“等同现浇”的设计方法。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结构预制构件有叠合板、叠合梁、预制柱、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梯和预制阳台等;非结构构件则有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填充墙、预制女儿墙和预制空调板等。
预制构件设计时,需要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一般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其尺寸和形状的确定原则主要有:
②根据预制构件的功能、安装和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www.xing528.com)
③满足制作、运输、堆放、安装及质量控制要求。
预制构件的设计计算包括持久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对于持久设计状况,主要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变形、裂缝控制验算;对于地震设计状况,需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对于制作、运输、堆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预制构件验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的有关规定。此外,叠合梁、叠合板等水平叠合受弯构件,需按照施工现场支撑布置的具体情况,进行整体计算或二阶段受力验算。
国内目前广泛应用的装配整体式的混凝土结构,其连接节点的构造具有以下主要特点:连接节点区域钢筋构造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要求一致,都需要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连接节点区域的混凝土后浇部分或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等连接方式;结构设计遵循“强接缝、弱构件”的原则,一般采用叠合式楼盖系统,以加强楼盖整体刚度。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是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另外,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不能机械化地照搬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构造措施,应充分考虑对装配结构的特点,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模式。
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和验收等方面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可有效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关的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JGJ 355—2015)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