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坑开挖较深或降水深度超过6 m时,必须使用多级轻型井点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就要求基坑四周需要足够的空间,也需增大基坑的挖土量、延长工期并增加设备数量,故不够经济。因此,当降水深度超过8 m时,可采用喷射井点,其一层井点可把地下水位降低8~20 m。
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使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缝隙抽出排走。其设备主要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和管道系统组成(图5.2)。
图5.2 喷射井点设备及平面布置图
1—喷射井管;2—滤管;3—供水总管;4—排水总管;5—高压离心水泵;6—水池;7—排水泵;8—内管;9—外管;10—喷嘴;11—混合室;12—扩散管;13—压力表
1)布置与使用(www.xing528.com)
喷射井点的布置、井点的埋设与轻型井点基本相同。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环形布置;当基坑宽度小于10 m时可单排布置,大于10 m时则双排布置。井点间距一般为2~4 m。采用环形布置时,施工设备进出口(道路)处的井点间距为5~7 m,埋设时冲孔直径400~600 mm,深度应大于滤管底1 m。
每根喷射井点管埋设完毕,必须及时进行单井试抽,排出的浑浊水不得回入循环管道系统,试抽时间要持续到水由浑浊变清为止。喷射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也需进行试抽,不应有漏气或翻砂冒水现象。工作水应保持清洁,在降水过程中应视水质浑浊程度及时更换。
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定位→布置井点总管→安装喷射井点管→接通总管→接通水泵或压缩机→接通井点管与排水管,接通循环水箱→启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排除水箱余水→测量地下水位→喷射井点拆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