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IM施工阶段应用实战教程

BIM施工阶段应用实战教程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实现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和动态管理通过算量软件运用BIM 技术建立的施工阶段的5D 模型,能够实现项目成本的精细分析,准确计算出每个工序、工区、时间节点段的工程量。

BIM施工阶段应用实战教程

1.虚拟仿真施工

运用BIM 技术,建立用于进行虚拟施工和施工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模型。该模型能够将工艺参数与影响施工的属性联系起来,以反映施工模型与设计模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BIM 技术,实现3D+2D(三维+ 时间+ 费用)条件下的施工模型,保持了模型的一致性及模型的可持续性,实现虚拟施工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的有效集成。

2.实现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和动态管理

通过算量软件运用BIM 技术建立的施工阶段的5D 模型,能够实现项目成本的精细分析,准确计算出每个工序、工区、时间节点段的工程量。按照企业定额进行分析,可以及时计算出各个阶段每个构件的中标单价和施工成本的对应关系,实现了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及时统计分析,实现了成本的动态管理,避免了以前施工企业在项目完成后,无法知道项目盈利和亏损的原因及部位的问题。设计变更出来后,对模型进行调整,及时分析出设计变更前后造价变化额,实现成本动态管理。

3.实现了大型构件的虚拟拼装,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成本

现代化的建筑具有高、大、重、奇的特征,建筑结构往往是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为主。按照传统的施工方式,钢结构在加工厂焊接好后,应当进行预拼装,检查各个构件间的配合误差,而使用BIM 技术就可在电脑上建立钢桁架模型,模拟构件的预拼装,从而取消桁架的工厂预拼装过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费用。

4.各专业的碰撞检查,及时优化施工图(www.xing528.com)

通过引入BIM 技术,建立施工阶段的设备和机电BIM 模型。通过软件对综合管线进行碰撞检测,利用Autodesk Revit 系列软件进行三维管线建模,快速查找模型中的所有碰撞点,并出具碰撞检测报告。同时配合设计单位对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在深化设计过程中选用Autodesk Navisworks 系列软件实现管线碰撞检测,从而较好地解决传统二维设计下无法避免的错、漏、碰、撞等现象。

5.建设业主及造价咨询公司的投资控制

项目业主或造价咨询单位采用BIM 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在施工期间咨询单位通过导入BIM 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建立三维施工模型(3D),再加上时间、费用则形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建筑项目的5D 模型,实现了施工期间成本的动态管理,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划分施工完成时的工程量及产值,为进度款支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依据。

6.能够实现可视化条件下的装饰方案优化

通过BIM 技术下三维装饰深化设计,可以建立一个完全虚拟真实建筑空间的模型,如同在建好的房间内一样,业主或者建筑师能够在虚拟建筑空间内漫游。通过虚拟太阳的升起、降下过程,人员可以在虚拟建筑空间内感受到阳光从不同角度射入建筑内的光线变化,而光线带给人们的感受在公共建筑中往往很重要。同时,通过建筑材料的选择,业主可以在虚拟空间内感受建筑内部或者外部采用不同材料的质感、装饰图案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如同预先进入了装饰好的建筑内一样,可以变换各种位置或者角度观察装饰效果,从而在电脑上实现装饰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既能使业主满意,又节约了建造样板间的时间和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