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壶雕刻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随着时代发展,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的一种雕刻门类,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审美诉求。现代科技的发展、工具的创新使用,给石壶雕刻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早期做石壶,并没有什么电动的工具,都是“手动”的,动不动石壶雕刻的制作就会“破产”——石头和工具的共振,导致石头破裂,功亏一篑。
而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技术进步,石壶雕刻逐步兴盛,现在在全国已经有相当好的趋势。
我国自古便有石壶雕刻的传统,其中名品更是层出不穷。比如出产于苏州澄泥石壶雕。澄泥石采自苏州灵岩山西麓,历代的能工巧匠用澄泥石雕刻砚台,成为著名的“澄泥砚”而亨誉海内外。而用澄泥石经手工雕琢而成的“澄泥石壶”,更是壶中名品。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澄泥石壶就贵为“贡品”、“贡壶”,吴王夫差携王妃西施驻驿苏州灵岩山馆娃宫时,曾对当地金山石匠之供品——龙凤生肖澄泥石壶爱不释手,石壶也成为皇家宫廷珍藏的宝物。古时,由于澄泥石壶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壶内腔镂空极为耗时,故具艺术价值的成品壶存世极少,制作工艺并逐渐失传。近年来,民间艺人借鉴了当代紫砂壶的造型艺术,运用了现代加工工艺,潜心创作,精雕细刻,终使澄泥石壶重放光彩。澄泥石壶既有传统的石雕艺术风格,又具有宜兴紫砂陶壶的写实作风,在雕刻技艺上更是运用深浅浮雕、金属镂刻和浅刻等多种手法。
再比如木鱼石壶。木鱼石开采出来后按照材质和用途进行分类,然后从大山中运出。制作木鱼石茶具的石材也要进行分类,主要是根据料的质量分为A料B料等,正宗木鱼石以紫檀色木纹清晰、材质细密为上品,并不是所有的A料都可以用使用。要制作成上等的木鱼石茶具,有个关键的步骤:试水。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好,经过试水后会发现其实不然。选好可用之材后用专业工具进行大料切割,然后再细分出制作不同木鱼石工艺品的细料,再进行切割成坯。成坯时还会淘汰一批,因为有的坯料会有石筋、砂眼,这样的坯料正规的厂家不会使用。将不同用途的坯料再进行镟切,镟切合格后进行细镟(比如壶、杯子的把,壶嘴等部位必须细镟)。雕刻和打磨抛光是决定木鱼石产品工艺的试金石,行家一看便知道技术的高下、熟练程度的深浅。一般杯子或者壶具的盖子是单独根据壶或者杯身制作,而木鱼石的整个茶具是采用一块木鱼石凿刻成型,浑然一体,绝无粘贴、镶嵌,产品加工困难,成品率低。(www.xing528.com)
鱼趣壶黑石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各种品类石材的石壶雕刻纷纷出现,这是好事,但也有令人尴尬的地方——或许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里,任何行业都会有这样的尴尬:假冒伪劣的产品。这对于手艺人有着致命的伤害。而关于使用石雕茶壶的好处,我认为是带有中国古典哲学的味道:天人合一。具体表现为人在品茶时乐于亲近自然,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中国茶道中“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在茶人眼里,月有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石雕茶壶意味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将“山、石、水”加以融合,用石壶的神韵来诠释山石水“气清、味甘、寂静”的气韵,赋予人一种“静”的心态。从而,让品茶者举手喝一杯茶就能神情清爽。“山、石、水”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的感觉,让喝茶更有意境,品茶更有自然之味。能通过茶中的意境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感受到心原本是一壶茶,包容大自然之味,让人们在品饮茶汤时达到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并由此生发丰富的联想,体会茶之意境。虽是一杯普通的茶,却有不普通的意境,淡雅中不乏激情,让人更加清醒,更加从容。这种意境,就是陶醉。石壶的颜色多采用白(洁净、品质)、绿(自然、淳朴),体现清净、自然、脱俗的情怀。
我想,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石壶才受更多人的欢迎,其发展才更具有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