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及其实施策略的不同,质量管理有多种模式。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来说,常见的质量管理模式有目标管理、质量控制、走动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见第一专题,这里不赘述)等。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要根据学校发展的基本状况、学校教学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等方面,来选择适合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一)教学目标管理
实施目标管理,可以为学校教学工作确定一个总体方向,使学校形成一个较科学的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和实施流程。
1.教学目标管理特征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目标管理的概念被引入学校教育领域。学校教学目标管理就是以学校教学所设定的最终成果为标准,通过目标责任制的方法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的量和质进行科学的考核和有效的监督,以激发学校领导者和广大师生的工作积极性,最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管理的核心是设定教学目标,重点开展九项工作:论证决策、目标分解、定责授权、咨询指导、检查控制、调节平衡、考评结果、实施奖惩、总结经验。相比于传统的教学管理,学校教学目标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重视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教学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重视建立目标体系和责任制。从层次上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四级:第一层次是国家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第二层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三层次是各个学科、学段、学年、学期的培养目标;第四层次是单元、课题、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管理是指通过设计将学校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班级、学科、各个教师的分目标。在教学整体目标分解过程中,要明确教学过程的权、责、利,各个分目标之间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教师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学校的总目标才可能完成。
重视教学成效。教学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为评价的终结,根据每个教职员工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与奖惩。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以及各个教职员工的分目标一旦设定,至于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途径等,学校领导者不过多干预,主要由分目标承担者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主动完成工作目标。
2.教学目标管理的实施
建立学校目标系统。学校目标管理的实质在于学校所有的部门及所属成员致力于实现总体目标,在实现总体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各个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在教学管理中,要明确教师的教学职能,以贯彻实施国家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为基础,吸纳教师参与到目标制订的过程中,设定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规范和工作质量评价方法,使教学工作得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加强监督反馈,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所设定的目标为参照,适时监督和反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实施动态教学管理。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建立高效、公正的管理机构,对教师完成任务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公正的考核。同时要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随时关注学校目标管理活动的运行状态是否与确立的目标体系相符。
实施人本管理,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管理的融合。目标管理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既注重设定科学、客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非常重视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人本管理,调动教师依照目标进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证明,人要在心理上维持认知的平衡,需要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在实施目标量化评估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教师的内在需求,让教师产生“我要这样做”的愿望,不要让教师变成量化分数的奴隶。在实施刚性管理的同时,努力探索情感优化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一种刚柔相济、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实施发展性评价。学校在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不应只看行动的结果,更应看重行动的过程,强调实行发展性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价值。鼓励教师进一步发展完善自己,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一个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绝不能和一个新毕业生使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层次的教师自信、自律、自强的良性循环。学校还要采用工作过程中的日考查、周积累、学期统计的方式,动态跟踪教学过程,并运用所收集的动态数据资料来调控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目标管理十分强调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来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对于教与学的考核评价不仅要看学生学习的总体情况,更要具体分析哪些学生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即针对每个学生实行增值性评价。因此,教师要从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分层教学,使得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品德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教学质量控制
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情况、学校教学的过程管理水平以及教学与学校其他内外环境的处理等都直接影响和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实施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必须控制每个环节,必须实施学校全员管理、教学全程管理和学校工作全局管理。
1.学校全员管理
学校管理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方面,其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离开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教学质量不可能得到提升。所以,实施教学质量管理,要求学校围绕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合理配置学校人员和教师力量,围绕教学目标协同活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教师的教学专业自主权,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为教学过程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和经费保障。
2.教学全程管理(www.xing528.com)
学校教学的整体质量是由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决定的。教师的备课情况、上课情况、作业布置与评改情况、考试考核情况等都可能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和监控制度,根据教师的能力与专长、所教学科的特点以及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高各个教师在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学校工作全局管理
学校工作的全局管理包括在学校内部管理中要处理好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后勤工作、课外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等各方面的关系,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好其他各项工作,建立教学工作协调机制,避免工作中的冲突和摩擦,减少教学管理中的内耗等。同时,学校还要综合分析社区背景、家长状况以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状况等因素,争取社区、家长和行政的理解和支持,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
(三)走动式教学管理
走动式管理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近年来被逐渐应用到学校教育领域,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途径和手段。
1.走动式管理定义
走动式管理(MBWA,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思(T.J.Peters)与瓦特门(R.H.Waterman)在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走动式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不应再局限于办公室,而应该身先士卒,深入基层,到处走动,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问题,并及时了解解决所属员工工作困境的策略,最终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走动式教学管理是通过自己直接与一线教学的接触和了解,收集最直接的学校教学信息,以弥补学校正式组织渠道的不足。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层级的结构,因此,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都要经过一系列的组织环节,而每经过一个环节,信息都可能会衰减。走动式教学管理利于弥补正式组织中信息传递的衰减、过滤和扭曲的问题;利于学校管理者在第一时间发现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沟通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改进教学质量。
2.走动式教学管理原则
直接接触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校管理者直接与教师、学生接触,不仅要出现在办公室,还要在教室、食堂、宿舍、操场等处出现。走动式教学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看得见的”教学管理方式,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学生面对面接触、交谈,及时了解一线教学的动态情况,对教学工作进行现场管理。管理者在走动时随身带个笔记本,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发现存在的问题,避免因事杂遗忘而酿成严重后果。
倾听原则。在走动式教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学生之间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关系。学校管理者不是凌驾于师生之上的视察和考核,而是要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倾听意见和建议。要赢得教师、学生的信赖,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而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人。在与师生沟通和交往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体现出热情的关怀和和蔼可亲的态度,消除教师与学生的戒备心理,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信息。
不定期原则。学校管理者进行“走动”要有一个大致的周期,但又不固定时间,一有时间就下去走走,观察课堂教学、体育活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走动式教学管理不是一种应付检查式的工作模式,而是在教师常态教学的情况下,学校管理者走进课堂听课,课后与教师一起分析上课情况、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更为深入地了解常态教学的状况。
3.走动式教学管理策略
实施走动式管理,必须坚持“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坚持做到注重倾听、注重指导、注重协助,遵循多巡视、少干预的原则。
倾听策略。成功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把倾听作为走动式教学管理的第一要务,倾听让老师觉得自己重要。通过倾听,学校管理者可以从教师、学生那里得到学校教学的第一手准确信息。
指导策略。走动式教学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从一个居高临下的领导者变成一个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和好朋友。在走动式的巡视中,学校管理者发现一些教学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处理所遇到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分事件性质和起因,一味责怪、批评,甚至训斥教师,只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假如学校管理者能换位思考,平心静气地帮助教师查原因、找症结、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定会将功补过,有所作为。因此,走动式教学管理是通过有意识的指导和引领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以粗暴的命令、评价来干涉甚至是剥夺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协助策略。在走动式教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教师提供服务。走动式教学管理不是校长越俎代庖代替教师来做决定,而是通过平等沟通,提高教师解决所遇到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在走动式教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是教师的参谋,走动式管理不是缩小了教师工作的自主权而是在充分信任和发挥教师自主权的前提下协助教师解决问题。因此,走动式管理不是一种礼节性的拜访或者恩赐式的关怀,其本质在于通过获得真实信息,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效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