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般管理,对教育管理的理解不能脱离一般管理,只有对一般管理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对教育管理有进一步的透彻理解。
(一)什么是管理
在管理学领域中,由于各学派强调各自的基本点和理论体系的差别,因而对“管理”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就各异,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
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从职能角度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认为“将决策一词从广义上予以理解,它和管理一词同义”,并认为“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2]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认为:“管理是设计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们在群体状态下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3]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管理在社会组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位置的人员通过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等方式,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通过对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整合人们的工作,有效率地(Efficiently)、有效果地(Effectively)迫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Management)就是要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是确定如何最好地使用一个组织的资源去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
不同学派学者对管理从不同角度的解释,为我们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如果我们从广泛而丰富的管理活动中抽取出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性,可以给管理做这样的界定:管理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有组织地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不断地进行协调,去完成预定目标的活动。
(二)管理行为特点
这里主要阐述管理行为的四个特点: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管理是进行合理组合;管理是进行整体优化;管理是求得组织与环境的平衡。
1.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
管理虽然是由具有丰富感情的人来从事,有感性的一面,但是管理毕竟是一种理性行为,这种行为表现在:
(1)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区别于无目的的休闲活动和各有打算的自由活动。管理是“去完成预定目标的活动”,即管理要围绕着某一个共同目标——组织目标进行活动,管理的结果是要实现这个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管理是向目标逐步接近的过程。
管理的目标性行为,我们从管理的定义中就能够看到。“管理就是通过对人和资源的配置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4]
(2)管理是按照标准做事的行为。(www.xing528.com)
管理是主体对客体不断施加影响的活动,这种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必须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管理,这是管理定义对这一活动的本质要求。否则管理活动将不会成功。
对管理行为的评价要有一定的标准。管理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进行控制,控制的前提是对管理行为进行评价。即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协调进行评价,对实现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从事管理活动的方法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判断人们的行为是否偏离组织目标,然后再采取缩减偏离目标的活动。这样的评价不能只将某个人的判断作为定论,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2.管理是进行合理组合
管理不是自己去生产或制造什么,而是把人、财、物等因素组合起来,使这些因素发挥各自的功能,从而达到生产或制造产品等目的。管理强调,管理者“通过安排他人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而无须事必躬亲”。一切社会性劳动,从简单的协作到社会化大生产,都表现为人、财、物、时空、信息等因素之间的结合。工人与机器、加工对象等因素相结合生产各种产品;农民与生产工具、土地等因素相结合种植粮食;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相结合培养人才。那么管理者与各种管理因素相结合干什么呢?管理就是对人、财、物等因素进行组合工作。这些因素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只是可能的工作因素,而不能真正构成工作过程。正如卡尔·马克思(Kar Marx)所说:“生产不论采用何种社会形式,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中是生产的因素”。但这两种生产因素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有所生产。
当然,管理者所做的这种组合工作不是把人、财、物等因素进行简单的堆积,而是进行合理组合,即对管理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搭配。通过实施合理的搭配,使他们处于最佳位置,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无效的劳动,挖掘他们的潜力,使其发挥最大能量;使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处于最佳状态,减少人员之间的相互摩擦及内耗现象,从而对系统的功能起到高倍放大的作用。
3.管理是进行整体优化
整体优化是指管理工作要围绕整体目标,提高整体功能,使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整体是系统的基本属性。系统理论认为: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所产生的功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典型的整体优化例子,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则是典型的非整体优化例子。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从功能的意义上讲,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其各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加。这个原理最初是由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提出的,即“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的和”。例如,一所学校的整体功能不仅仅是教务处、总务处等机构的功能之和,除了这些机构的功能之和外,还要加上这些机构相互联系形成结构所产生的联合功能。若学校管理得当,联合功能大于零,整体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就实现了整体优化。否则,学校管理不到位,很可能产生非整体优化的局面。管理就是要进行整体优化。
首先,提高系统中各要素的质量。构成系统的要素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它们对增大系统功能、实现整体优化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系统的要素质量高、功能强,整体功能就会强;另一方面,高质量的要素会主动按合理的秩序形成有机集合体,从而产生一种更大的新功能。例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四个要素质量高,那么教学质量也高。
其次,合理组织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选择最优的要素组成系统,这虽有可能实现整体优化,但从现实条件来看,这是很困难的。另外,由于系统内部局部与整体有着复杂的关系和交叉效应,要素或部分的效益最佳,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功能最佳。系统理论认为,应通过合理组织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即使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秩序来实现整体优化。
最后,充分发挥系统中关键要素的作用。系统理论认为,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的地位、作用既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均等的,其中有的要素对增大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增大各部分相互联系产生的结构功能起关键作用。要使系统有效运行,必须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4.管理是求得组织与环境的平衡
任何组织要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目的,都需要外部环境的能量、资源、信息的输入,例如人力、财力、物力和有关信息等,组织对这些输入进行加工、处理,并把转换结果输出给外部环境,且这种“输入”与“输出”必须保持大体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的“输入—转换—输出”是任何组织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行为过程。组织要生存与发展,就得与自身外部环境进行交换,而且只有组织的输出被外部环境所接受,它才能得到自己维系生存及发展所必需的新资源。如果组织能够不断地提供环境所能接受的输出,环境就会不断地给组织提供资源和机会,组织就会处于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中。反之,如果组织的输出不被环境认可,环境就停止向组织输入,或向组织的输入小于其输出,结果组织会因人力、物力和财力耗尽又得不到充足的补偿而无法生存与发展。
例如,某企业如果能够不断地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某学校如果能不断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社会就会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企业与学校就会健康、稳定、繁荣、兴旺地发展,否则就会倒闭。因此,组织要适应环境,要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管理的目的就是求得组织与环境的平衡,管理者就是要做此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