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有活动,慈城沿革

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有活动,慈城沿革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测定,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活动。为纪念这一胜利,勾践动用军民在姚江北边的城山渡口兴建新城,并命名为“句章”,以“章(同彰)霸功以示子孙”,即将勾践的争霸事业和经历告示后代。这是宁波地区第一座城郭,也是慈城最早的雏形。此后百余年,先后届邺州和鄮县。后曹氏篡汉,他遂居句章金川乡享年67岁,葬于金川之浮鳌山南麓。

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有活动,慈城沿革

慈城历史的缩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7000年的文明史,2500年的建城史,2200年的建县史,以及1200年的县城史。

慈城历史悠久。据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测定,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活动。春秋时吴越争霸,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终于报仇雪恨,于公元前473年攻克吴都。为纪念这一胜利,勾践动用军民在姚江北边的城山渡口(距慈城西南4公里王家坝村南面)兴建新城,并命名为“句章”,以“章(同彰)霸功以示子孙”,即将勾践的争霸事业和经历告示后代。这是宁波地区第一座城郭,也是慈城最早的雏形。慈城自此属句章地。战国时,楚灭越后句章又屈楚。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置句章县,属会稽郡,县治在城山渡,是江南最早设置的县之一。以后历两汉、三国不变。东晋隆安四年(400),孙恩率军由海道入浃口,句章城被破坏,遂迁县治于小溪(今鄞州鄞江)。隋开皇元年(581),余姚、邺、鄮三县并入句章县。唐武德四年(621),废句章县析置鄞州、姚州。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句章县至武德四年(621)废,凡842年,慈城地域一直为句章所辖。此后百余年,先后届邺州和鄮县。

慈城是江南文明的摇篮——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区的中心,在10公里为半径范围内,除了1973年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外,1986年发现慈湖遗址,2004年分别发现田螺山遗址和傅家山遗址。特别是傅家山遗址(慈城西北4公里)的发现,把河姆渡文化推向更深的层次,出土的文物和当时的文明程度令世人震惊。

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年)之前,句章原名句或句余。因《吴越春秋》记有夫差被勾践打败后,要被流放到“句甬东”,这“句”可能应是古越时的地名或句余的简称。光绪慈溪县志》引《十三州志》:“句践之地南至句余,其后并吴,因大城句余章伯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所以句章城建于距今2480年之前。

“句余”古碑(魏金水1999年在慈城发现)

河姆渡遗址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经唐初百余年的休养生息,浙东州县户口日增。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浣奏请分县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哪县四县,并分越州另立明州以辖之,明州、越州均隶江南东道。此为慈溪设县之始。县治设于慈城。因董黯奉母居大隐溪旁之事,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唐乾元元年(758),江东南道下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慈溪县求浙江东道。

慈城彩虹桥、师古亭(摄于1916年)

春秋时期句章区域图

慈溪县衙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明州剌史黄晟卒,吴越王钱镂占有其地,置节度使,设明州望海军,慈溪属明州望海军。

北宋建隆元年(960),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元丰(1078-1085)中,慈溪县属明州,隶两浙路。南宋绍兴二年(1132),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慈溪属明州,隶两浙东路。庆元元年(1195),升明州为庆元府,慈溪县属之,仍隶两浙东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于庆元府置宣尉司。慈溪县屈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元末,庆元路为方国珍所据。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胜方国珍,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避“明”国号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永乐卜六年(1418),知县不慎丢了县印,恐怕被歹徒获得而冒用,就上奏改溪为谿,遂改慈溪为慈谿,仍屈宁波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清初,改浙江布政使司为浙江省,省县之间设道。慈溪县属宁波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咸丰十一年(1861)-I-一月,太平军李世贤部攻占宁波,曾改宁波府为宁波署。民国元年(1912)废府,慈溪直属浙江省军政府。1914年,于清宁绍台道范围置会稽道,道尹行政公署驻鄞县,慈溪县隶属会稽道。1927年,慈溪县又直属浙江省政府。1932年,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区,此后,慈溪历屈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邺县)。

1949年5月24日,慈溪县治孝中镇(今慈城)解放。6月5日,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公署在宁波成立,10月改称宁波专员公署,慈溪屈宁波专员公署。1954年,以镇海、慈溪、余姚三县的北部划为慈溪县,并移县治于浒山镇。原县治慈城镇于1954年底归余姚县,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郊区,1984年随郊区划归江北区,直至今天。

慈溪县街二堂

据宋《宝庆明志》记载:“千人坛,在县(慈城)西南十五里(今慈城:王家坝村南面焦家山、城山附近),高数仞,其上可容千人。耆老相传云:昔秦始皇东游会稽,登山望秩,以求神仙,至此见群山连延,东入于海,乃命方土徐福立坛祈祷,因以为名。”(www.xing528.com)

句章城遗址——城山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苏南浙中北一带,设置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原句章境地始设句章县,县治在今慈城镇境内王家坝村南面。管辖今余姚东部大部分、鄞县西部、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部分及舟山市。宋《宝庆四明志》记载:“古句章县,在今县(慈城)南卜五里,面江为邑,城基尚存,故老相传日城山,旁有城山渡。”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至句章在此山巅设坛祭海

慈溪县衙内伸向“清清堂”的石阶

唐代慈溪县衙内甬道

始迁祖忠贞公于汉建安六年(221)任句章令。后曹氏篡汉,他遂居句章金川乡(今慈城西北一带)享年67岁,葬于金川之浮鳌山南麓(今慈城老慈溪县衙门位置,即是其墓地)。从此,句章冯氏开始发族。

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在原句章:核心区域内建立慈溪县,慈城成为慈溪县城,至公元1954年未变。在长约12元年历史里,原句章冯氏遂称慈溪冯氏。1954年后,慈溪县治迁至三北地区浒山镇,原慈溪县城——慈城被俗称老慈溪,所以慈溪冯氏,也称为老慈溪冯氏,或称慈城冯氏。

汉句章冯氏始祖忠贞公

唐慈溪冯氏中兴人物忠安公

冯宅,全国出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慈城太阳殿路18号,为明代嘉靖布玫史冯奴吉后代的居所.冯宅大门朝东,前有八字式封檐墙.下端的石须弥座和上部的砖雕均较为考究,宅的二门为一砖雕门楼,宅院内有一三合院.据考证为清初的建筑

冯骥才在冯氏先祖(明代)像前

“福”字门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慈城金家井巷6号,因宅院二门的南端有一照壁上刻“福”字,故称“福字门头”。该宅院原为明嘉靖布政史冯叔吉故居的一部分,现存前厅和后进一三合院。经考证,前厅为明代建筑,后楼为清代初期建筑。

故乡》(冯骥才绘)

三国时,东吴句章县境内出了一桩人命案。有一天,王庄一家起大火,活活烧死了一个男当家。妻子伏在尸体上号啕大哭。死者的弟弟却到县衙门告发他嫂嫂谋杀亲夫,但又拿不出证据。县官张举听了,觉得此案蹊跷。过了几天坐堂审理,张举命差役将死者的妻子和弟弟一起带到公堂上。他-拍惊堂木,大声喝遒:“大胆泼妇,你放火烧房,谋杀亲夫,该当何罪!”只见那妇人磕头像捣蒜,连喊冤枉,还说小叔调戏她,她不从,就诬陷她谋杀亲夫……”立在一边的小叔面孔煞白,浑身发抖,双泪直流,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张举见状,命将两人带到现场,当众验尸。他吩咐差仆拉两口猪来,杀死一口,然后,堆起柴来点火烧两口猪。烧完后把两猪的口一一撬开,见一口活活烧死的猪满嘴是灰,先杀死的一口就干干净净。事毕,张举重新升堂:“大胆刁妇,你刚才看见吗?你丈夫如果是被大火烧死,为何嘴里.没灰?分明是你先谋杀亲夫,后放火烧房子,杀人灭迹。免得皮肉受苦,速速从实招来!”妇人眼见事情已经水落石出,只好从实招供自己伙同奸夫杀死丈夫,火烧房子,还陷害小叔。张举智审命案,句章县内一时人人称道。此案为中国法制史上著名的案例。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在原句章县核心区域内设置慈溪县,县治在今慈城。历史上俗称或别称有:溪上、慈水、孝水、孝溪、三孝乡等等。宋《乾道四明图经》记述:“慈溪县,木会稽之地。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州于鄮,乃析其地为三县,慈溪居其一焉。然县日慈溪者,固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名。按唐崔殷作《董孝子庙记》云:“黯后汉人,孝行著于乡邑;和帝召拜郎中,不起,厥后世为名族,故以董孝名乡,慈溪署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